伴随着节后经济回暖、企业复工复产,今年的人力资源市场显得格外火热。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数企业直接招聘用工的同时,也有不少企业选择与人力资源公司合作,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劳务派遣用工一定程度上确实为企业化解了招工难、招聘程序繁琐、用工风险大等困扰,但如使用不当、管理不善,也会因此带来诸多纠纷,影响企业用工管理秩序和对外声誉。
为了帮助各企业依法用工、规范管理,共创和谐稳定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劳资关系。下面这封致各企业负责人的信,请务必抽时间阅习
各企业负责人:
我们理解您招贤纳士、求贤若渴的心情,也了解您招工困难、用工不易的困境。在您困惑如何招工能规避企业风险,如何用工能高效管理企业人才之时,我们真诚建议您了解并遵守以下内容,助力您的企业稳定发展。
E招用员工擦亮眼 底线禁区不能踩
企业在直接招聘人员过程中要提高辨别能力,严格审核应聘者身份信息,拒绝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所有企业都要牢记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禁区、高压线,一旦触碰将受到行政处罚(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罚款5000元)。同时,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负责人请特别注意,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否则您将同样面临每使用人每月处5000元的行政处罚。
E劳动合同及时签 证件财物不得收
用人单位要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的风险。单位使用在校实习生的,要及时与学校、学生签订实习协议。
招用员工禁止以任何名义扣押员工证件或向员工收取押金、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等费用,一旦查实将责令退还并受到行政处罚。
E劳务合作要谨慎 资质信息要严审
企业若选择劳务派遣方式用工,务必严格审核劳务派遣公司资质,不得选择未取得劳务派遣许可证的“黑劳务”。企业要仔细核对《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上的单位名称、住所、许可经营事项、有效期限、发证机关及发证日期等事项,审查其许可证是否按时年检,不使用超出许可经营范围或超出许可有效期限的劳务派遣公司。
E社会保险保双方 本地缴纳要记牢
缴纳社会保险是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的责任义务。企业应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缴纳社会保险;如单位以补贴名义将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发放给员工,或职工自愿签订放弃社保承诺书,这些行为都是无效、不合法的。
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方式用工的,建议您选择本地具备资质、信誉好、实力过硬的劳务公司;选择跨区域劳务派遣的,派遣公司应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资质备案。劳务派遣单位同样应为被派遣劳动者在本地参加缴纳社会保险,如异地派遣公司未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派遣员工参保将由用工单位代为办理缴费。
E工时安排要合理 劳动报酬按时付
一般来说,企业安排职工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并应确保职工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如果确需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确保每日不超过3小时,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
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能随意克扣或者拖欠。一旦连续拖欠2个月以上或累计拖欠工资3个月以上,将会被列入重点监察对象,并有可能向社会公布。
E招工用工讲诚信 如实告知少纠纷
用人单位要诚信用工,合法经营。在招用人员时应如实告知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和求职者要求了解的情况,以免员工离职后进行投诉举报;在用工过程中也要规范管理,如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如受到行政处罚、恶意欠薪等),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受到多方面联合惩戒限制。
E实习兼职要规范 特殊人群应保护
企业接纳在校学生实习的,要使用学校统一组织的人员。不能通过中介机构或劳务派遣机构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也不得违规接纳由学生个人自发或结伴组织的实习活动。
对处于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以及按规定使用的在校实习生,都应严格执行标准工时制度,不得安排加班加点或夜间劳动。同时单位应为未成年工定期安排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发育状况与岗位劳动强度相匹配。
为帮助企业化解经营风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将开展专项指导和“双随机”抽查,动态掌握企业劳动关系运行情况。同时,我们也将竭诚为您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和用工指导服务,咨询服务专线:1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