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数据及解读>年度统计公报

2022年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市统计局    日期:2023-03-17 09:52:48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23-01376 生成日期 2023-03-17 公开日期 2023-03-17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主题(二) 统计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规划,统计,经济,管理,调整 分类词 计划,经济管理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2022年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宜 兴 市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宜兴调查队

  2023年3月16日

  2022年,宜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应对超预期的冲击和挑战,全市经济平稳运行,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在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36.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37万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10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176.90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72亿元,增长2.3%。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5:52.6:44.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239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849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5396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8%。

  年末全市登记的各类企业67667户,其中非私营内资企业3003户,外商投资企业760户,私营企业63904户。当年新登记各类企业7746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0%,衣着价格下跌4.5%,居住价格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5.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

  表1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2.5

  

 

  #食品烟酒

  

 

  3.0

  

 

  衣着

  

 

  -4.5

  

 

  居住

  

 

  1.6

  

 

  生活用品及服务

  

 

  2.6

  

 

  交通和通信

  

 

  5.3

  

 

  教育文化和娱乐

  

 

  3.4

  

 

  医疗保健

  

 

  2.3

  

 

  其他用品和服务

  

 

  2.7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35.73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夏粮总产量11.76万吨,比上年增长1.7%;秋粮总产量23.97万吨,比上年增长0.1%。油料总产量4516吨,比上年下降5.3%,其中油菜籽总产量3943吨,比上年下降4.8%。茶叶总产量3871吨,比上年增长1.2%;水果总产量32237吨,比上年增长8.5%;干果总产量1590吨,比上年下降27.1%。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9.81万亩,比上年增加0.39万亩,增长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09万亩,比上年增加0.54万亩,增长0.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0.63万亩,比上年增加0.04万亩,增长0.1%。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2.72万亩,比上年减少0.15万亩,下降5.3%。

  全年猪肉产量2044吨,比上年下降2.0%;禽肉产量1969吨,比上年下降21.5%。猪年末存栏数3.77万头,比上年下降40.0%。肉猪出栏数2.60万头,比上年下降2.0%。全年水产品产量71438吨,与上年持平。

  表2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减(±%)

  

 

  粮食

  

 

  357311

  

 

  0.6

  

 

  油料

  

 

  4516

  

 

  -5.3

  

 

  #油菜籽

  

 

  3943

  

 

  -4.8

  

 

  茶叶

  

 

  3871

  

 

  1.2

  

 

  水果

  

 

  32237

  

 

  8.5

  

 

  干果

  

 

  1590

  

 

  -27.1

  

 

  猪肉

  

 

  2044

  

 

  -2.0

  

 

  禽肉

  

 

  1969

  

 

  -21.5

  

 

  水产品

  

 

  71438

  

 

  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866.90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市14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00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完成营业收入452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实现利润总额19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实现增加值922.01亿元,可比价增长5.7%。全市规上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410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规上工业比重82.0%。全市工业总产值前100强企业完成产值354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536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73家,比上年增加5家;超100亿元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3家。

  表3  2022年规上工业主导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名  称

  

 

  产值累计

  (亿元)

  

 

  占比

  (%)

  

 

  比上年增减(±%)

  

 

  规上工业合计

  

 

  5004.76

  

 

  100.0

  

 

  12.4

  

 

  六大行业合计

  

 

  4106.15

  

 

  82.0

  

 

  13.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679.84

  

 

  33.6

  

 

  19.7

  

 

  金属制品业

  

 

  744.15

  

 

  14.9

  

 

  16.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22.44

  

 

  14.4

  

 

  15.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30.44

  

 

  8.6

  

 

  -3.1

  

 

  专用设备制造业

  

 

  283.36

  

 

  5.7

  

 

  5.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45.92

  

 

  4.9

  

 

  -1.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443.1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0.0%;万元产值能耗0.08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9.9%。五大高耗能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综合能耗379.6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1.3%,占全市规上工业总能耗的85.7%。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3.68亿元,可比价增长4.3%;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91.86亿元,比上年增长7.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99.6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全年共获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8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0亿元,比上年下降72.1%;第二产业投资296.42亿元,比上年增长9.5%;第三产业投资30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全年完成房地产业增加值133.60亿元,可比价下降10.6%;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4.17亿元,比上年下降3.8%。房屋施工面积857.6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0%;房屋竣工面积158.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3.9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1%;商品房销售额185.60亿元,比上年下降39.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94亿元,比上年下降6.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26.49亿元,比上年下降5.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5.3%,粮油、食品类下降5.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8%,日用品类增长28.5%,中西药品类增长19.7%,化妆品类下降6.9%,金银珠宝类下降17.2%,家具类下降20.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7.9%。

  六、开放型经济

  全市新增外资项目43个,其中新设项目28个,增资项目15个。累计增加协议注册外资3.5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8.8%。全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确认2.0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8.1%。全年新设外资高技术产业项目10个,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63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81.6%。

  全市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82.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出口总额完成46.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进口总额35.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2%。

  全市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完成在岸外包执行额6.1亿美元,同比增长5.0%。

  全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24亿美元,累计境外投资备案项目15只,中方协议投资额2.3亿美元。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990公里,比上年增长1.6%,内河航道里程610公里,比上年增长0.8%。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18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9.7%;公路客运周转量22423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6.2%。无锡丁蜀机场正式开航,宜马快速通道隧道段主体结构完成75%,360省道茗岭段、汤省线改扩建、宜官路二期等区间道路建成通车。周杨公路东段、范蠡大道北延全面开工,锡宜高速扩建先导段、锡宜城际轨道S2线启动建设,新长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竣工。锡溧漕河航道疏浚工程、宜兴港扩建全面完成,归美桥、迎宾桥、白巷桥重建有序推进,文庄水上服务区开工建设。高标准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全市农村道路路域环境大幅提升。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3.66亿元,比上年增长7.8%;电信业务总收入20.73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互联网用户111.11万户,比上年增长2.9%。固定普通话机用户23.95万户,比上年减少1.25万户,下降5.0%。移动电话173.92万部,比上年增加9.62万部,增长5.9%。公用电话0.13万只,比上年减少0.12万只,下降48.0%。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329.4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5%;接待海外游客2人次,比上年下降100.0%。全市拥有等级旅游景区10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2家。年末全市星级宾馆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3家。全市拥有旅行社32家。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7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0.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88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356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62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182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384.32亿元,比上年增长30.7%。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6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8.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00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财产险收入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人寿险收入4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保险赔款支出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1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寿保险赔款支出2.54亿元,比上年下降1.4%。

  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家,累计33家。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32万人,比上年增加0.53万人,增长3.8%。其中,高级职称0.96万人、中级职称3.71万人、初级职称9.65万人,分别增长7.0%、6.3%和2.6%。

  全年专利授权总量9600件,比上年下降9.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2.58件。年内有效高新技术企业7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124家。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新增无锡市级科创载体1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47.79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0.9%。

  全市共有普通高中9所,全年招生5236人,在校学生15258人;普通初中35所,全年招生10532人,在校学生29964人;小学61所,全年招生12360人,在校学生74574人;幼儿园110所,全年入园幼儿8973人,在园幼儿31261人。中等技术学校2所,全年招生2596人,在校学生718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20人,在校学生199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宗教

  年末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馆)18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3.77万册;电影放映单位22个,放映场次17.8万次,票房收入4432.4万元。市文化中心各场馆到馆总人数约173.8万人次,总服务人数677.1万人次,共举办各类活动及培训1450场,接待各类参观团体215批次,共计5855人次。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0家,其中公立医院8家、公共卫生机构8家、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0558人,其中注册医师4314名,注册护士4826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35人。编制床位7177张,实际开放床位数7388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74张。市人民医院、丁蜀卫生院新院区完成交付,屺亭、新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区按时序进度推进。创成“中国长寿之乡”“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西渚镇白塔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全市有体育场5个、体育馆18个、游泳池58个。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58.69万平方米,年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为6.01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5人,全市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6%。全年举办全国性赛事3项、省级比赛5项,县(市)级19次。成功举办全国动力冲浪板锦标赛、“环科园杯”中国·宜兴内河帆船联赛、CBDF中国杯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巡回赛等三项国家级体育赛事。全年体育彩票销售6.28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62处,共有教职人员148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06.59万人,比上年下降0.5%。年末总户数37.56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4人。全年出生人口4258人,出生率3.99‰;死亡人口9587人,死亡率8.97‰;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9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80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9.62万人,比上年增长0.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9.58%。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01元,比上年增长4.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15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53元,比上年增长5.9%。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12元,比上年增长4.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523元,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267元,增长6.6%。

  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57万,比上年增长1.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65万,比上年增长0.8%;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24万,比上年增长5.5%;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1.54万,比上年下降1.8%。月低保标准提高至1075元,月最低工资标准2280元。

  全市拥有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8个。享受定期定量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5662人。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5亿元。全年慈善机构接收捐赠款13426.9万元,其中慈善“一日捐”1291.3万元,定向捐款4799.3万元,企业认捐到账927万元。市慈善会救助困难群众、学生约7.3万人,救助支出4010万元。

  全年累计抽检监测各类食品13767批次,每千人抽检率10.7批次,食品监测合格率为98%。

  十二、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和平安宜兴建设

  全年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069.74公顷,比上年增长45.1%,其中,工矿仓储用地229.47公顷,经营性用地155.72公顷,其他用地684.55公顷。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7.6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1%。其中工业用电量82.7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7.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6%。

  全市PM2.5平均浓度28.6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8.8%,比上年下降6.4个百分点。9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总磷总氮浓度均达到国家控制性考核指标;31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率90.3%,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连续15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年内城区新增绿地面积76.4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5%。

  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9起,死亡10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36人/亿元。

  平安宜兴建设稳步推进。构建“站舟车摩航”、“一主多联”防控体系,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可防性案件发案数连续9年保持“双下降”。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3、部分数据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社会保障数据、各类技术人员数据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企业登记、质检、食品安全、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筑业创优获奖、绿化数据来自住房城乡建设局;开放型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公路、水路交通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政、电信业务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各通信公司;文化数据、体育数据、旅游数据来自宣传部、文体广电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金融协会;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地方金融监管局;科技数据来自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宗教数据来自统战部;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民政局;国家优抚补助数据来自退役军人事务局;用地数据来自自然资源规划局;电力消耗数据来自供电公司;环保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平安宜兴数据来自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