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市司法局>专题专栏>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宜兴市城市管理局 2022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来源:市司法局 时间:2023-03-01 09:49:06 浏览次数: 188 字号:[ ]

  2022年,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和市委、市政府《宜兴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有关部署要求,全力推动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见效。现报告如下:

  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狠抓队伍建设,突出示范引领。根据上级部署,专题开展城管系统“百日教育整顿”活动,列出问题清单,开展自查自纠、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制定协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队伍建设“一岗双责”制、城管人员行为规范督察考评实施细则等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规范人员言行举止,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锚定等级化中队三年创建目标,在环科园中队、万石中队、芳桥中队组织创建现场推进会,全面培育等级化中队创建氛围,进一步加强基层中队规范化、示范化、信息化建设,指导相关中队持续抓好创建,以创促建、以创促改、以创促优,不断增强队员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城管保障。

  (二)加强考评督查,落实工作责任。为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绩效,全年对各乡镇(园区、街道)主次干道两侧镇容镇貌、店招广告、占道管理等方面查找问题共1800多处,对各板块进行20轮次地毯式巡查,共计督查问题1万多处,为执法管理提供了线索、拓宽了案源。为进一步打击建筑垃圾违法倾倒行为,对全市各交通干道、入镇口周边建筑垃圾违法倾倒情况进行督查,共计发现建筑垃圾乱倾倒行为200余起。按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安排,对各乡镇非法营运和工程运输车辆违法运输查处情况展开督查,督促属地中队积极履职尽责。

  (三)强化教育培训,增强普法实效。结合“百日教育整顿”活动,与市委党校合作,组织全市城管队员分4个批次集中轮训600人次,重点讲解15期“教科书式”执法教学视频。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开展了新进人员岗位培训、城管执法系统党政信息与宣传工作培训、政工干部暨年轻干部培训和其他专题执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城管履职能力和素养。结合城市管理“宜兴标准”的推广应用和业务技能的拓展运用,组织开展“忠诚践使命、喜迎二十大”大练兵、大比武文体竞赛,对岗位知识、执法办案、市容秩序和队伍会操四个方面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试炼,迅速掀起学习竞赛的高潮,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锤炼。针对街头路面易出现影响市容市貌商铺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制作8类“市容环卫责任卡”,使经营业主对市容管理规定一目了然。对首次轻微违法的流动摊贩发放“流动摊贩提醒卡”,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宜城、新街街道网格员进行市容管理法律知识培训,为伊斯兰教少数民族人员进行店招标牌设置、餐厨废弃物处置、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相关知识培训。制作微信推送以案释法9期。认真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积极参加无锡城管系统征文演讲和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举办民法典宣传月、城管行政执法普法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

  (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办案水平。全年共审核普通程序案件1940件,简易程序案件26517起,违法停车59937起。新增案由8个,案由达99种,执法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和突破。试点开展的“非接触性”城管执法项目被评为2022年宜兴市十大法治建设项目。举办三期局内部案卷评查分析会,及时发现执法机构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承办机构督促落实整改,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水平。积极参加无锡市城管局以及宜兴市司法局组织的全市行政机关案卷评查工作,学习其他行政机关的执法办案先进经验。按照省厅要求,开展执法平台的应用和考核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及行政执法证件的录入和维护,确保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录入、变更的及时性、准确性。督促执法人员每周登录省执法平台不少于2次,及时浏览、学习工作动态栏目信息,有2篇信息报道被平台采用。

  (五)完善协作机制,开展赋权指导。为加强对餐饮住宿单位管理,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制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杜绝各类违法行为发生,制定了《关于对城区大中型餐饮住宿单位实施联合监管的规定》,提高对于沿街商铺影响市容市貌行为的管控力度。积极顺应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与全市各镇(街道)就赋权事项建立横向协调关系,加强执法业务指导、精细管理督导工作,共协助审核城管领域赋权事项方面的案卷528份,对城管权力赋权乡镇执法现状情况开展调研分析,会同市司法局开展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相关培训,始终保持好全市城管“一盘棋”工作格局。

  年度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将本单位各级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工作成效作为考察使用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二是营造学法氛围。带领干部职工采用城管大讲堂、周四执法研判例会、行政执法工作会议等形式认真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开展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参加学党史学党章考法律活动,为推动法治城管队伍建设打造坚实基础。三是依法决策部署。坚持将依法决策的要求贯穿于形成决策草案、审查决定、决策执行与调整等决策全过程,通过规范决策过程来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集体研究讨论通过《宜兴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出台施行。四是严格法定程序。严格执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法制机构审核把关,发挥7名公职律师和3名法律顾问的作用。制定《城市管理现场执法管理标准》,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双公示”等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五是强化监督考核。认真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推进落实“百日教育整顿”活动。六是维护司法权威。全年共有行政诉讼案件2起,行政复议案件4起,无败诉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百分之百。七是落实普法责任。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保障普法经费,落实普法责任,借助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广场宣传等方式,重点对文明养犬、禁放烟花爆竹、违法停车、违法建设、非法营运等方面进行普法宣传。

  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2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培训效果不够显著。学习法律业务知识的形式不够丰富,执法人员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理解领悟还不够透彻,对加强重大决策合法性要求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二是执法水平仍需提高。城管执法行为流程不规范、案件办理质量不高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还需持续推进。三是宣传方式相对单一。宣传方式主要以法律条文的宣讲、制作法治宣传栏、发放普法资料为主,群众参与度较低,普法效果不佳。四是监督考核有待改进。考评督查人员力量比较薄弱,监督方式简单,考核手段不多,有关制度存在落实不到位现象,对执法行为偏重于量化考核,未能完全按照考核细则规定的内容严格执行。

  2023年度推进工作的主要安排

  加强执法业务培训。坚持把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重要内容,适时开展封闭式集中培训,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疑难点问题开展研讨。指导基层中队充分发掘并办理首创案件,不断扩大执法覆盖面。

  (二)创新执法办案方式。加快实施“非接触性”执法工作,加快推行网上办案系统,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城市管理“红黑榜”和曝光台的作用,探索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监管合力。

  (三)提升普法宣传效果。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普法进社区、进商圈、进学校、进企业,建立“执法+服务+普法”模式,扩大普法覆盖面。通过播放普法短视频、发布典型案例、传递执法动态、有奖竞答等多样化的形式,重点宣传垃圾分类、市容环卫责任等城市管理相关规定,推进市民群众知晓城管法律法规、了解城管执法工作。

  (四)落实执法监督措施。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监督制度,明确执法主体和岗位职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完善执法办案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评体系。综合运用随机检查、重点检查、专项督查等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执法人员存在的违规执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