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命名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表彰典型、命名先进,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白塔村认真贯彻落实建设法治乡村的方针和政策,积极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构建乡村“援法议事”平台,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起具有白塔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
组织严密,党建引领法治建设。白塔村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工程,为法治乡村建设筑牢组织基础,通过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使党支部这个“火车头”真正起到核心引领作用。白塔村不断推动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经常性开展集中学习,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努力提升组织能力。白塔村先后与市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江苏衡立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学习和吸收各单位先进经验,不断加强白塔村党建工作水平。
精准普法,学法用法蔚然成风。白塔村立足本村实际,瞄准矛盾纠纷频发领域,找准并补齐法治短板,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主题开出“普法菜单”,不断开拓普法渠道,从普法对象、普法内容、普法方式等方面精准施策,努力提升普法质效,畅通了普法“最后一公里”。同时还注重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自实施精准普法以来,白塔村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氛围更加浓厚。
凝聚合力,普法队伍初露峥嵘。着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来,白塔村“内外联动、专兼结合”同向发力,努力推进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村内注重培育驻村干部的法治思维,借助村法律顾问、调解员、专家学者等外部力量,织密普法网格。针对乡村法律人才紧缺的短板,白塔村邀请市镇两级司法行政工作者、法律专家定期进村开展教育培训,培育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退役军人、网格员等人群成为“法律明白人”,打造专兼结合、力量充沛的普法队伍。
法治护航,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为乡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打造“法治促振兴”白塔样板。白塔村与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共同搭建驻村工作站(室),为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平台,更好促进法治乡村、和谐乡村的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风险应对等主题,法律顾问深入开展相关法律服务工作,有效发挥法律参谋作用。法治护航,乡村产业发展方能行稳致远。目前白塔村已经形成八大高效农业基地、具有白塔特色的智慧旅游模式,为老百姓搭建起了7.6平方公里的致富平台。
近年来,宜兴市在全市309个村、社区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提标准树典型。截至目前,全市已创成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