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效利用我市存量土地新上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2-05508 | 生成日期 | 2022-11-11 | 公开日期 | 2022-11-11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国土资源、能源 | 主题(二) | 土地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管理,资源,土地,资金 | 分类词 | 经济管理,财政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近几年,我市存量土地的盘活效率进一步放大,有利促进了一些企业的快速成长和高质量发展。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发展压力,我市规模型企业只有立足主业、创新升级才能取得更高质量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市规模型企业必须在充分利用好自身存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瞄准新市场、开发新项目、实现新投入,才能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和提升经营效益。 |
案别 | 市人大建议 |
主提人 | 杜南平 |
标题 | 关于高效利用我市存量土地新上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近几年,我市存量土地的盘活效率进一步放大,有利促进了一些企业的快速成长和高质量发展。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发展压力,我市规模型企业只有立足主业、创新升级才能取得更高质量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市规模型企业必须在充分利用好自身存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瞄准新市场、开发新项目、实现新投入,才能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和提升经营效益。
建议:我市相关主管工业项目建设部门和企业属地政府机构在重视区域规划、关注招商引资的同时,能够充分考虑我市规模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实际,帮助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已有土地的利用率、亩均产出和对上贡献。对于投入大、产出高、能耗低、优势强的工业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及属地政府能够精准施策、定向协调、优先扶持,支持和帮助规模型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增长。
|
承办单位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答复内容 |
杜南平代表: 你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高效利用我市存量土地新上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问题现状 通过前期全面摸排、系统梳理,我市共有8179宗、15.82万亩工业用地,其中亩均税收低于3万元的低效工业用地面积约3.3万亩,约占20%,存在部分落后产能企业的产能和土地资源拥有不匹配的问题。此外,我市虽然开发强度只有20%,但土地空间有限、难有新增指标,指标“紧约束”、供给“紧运行”将成为常态;与此同时,我市用地集约程度不高,低效用地、闲置用地存量大,单位土地产出、贡献低于周边。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市项目建设后劲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 已做工作 根据无锡文件和宜兴市“1+X”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宜兴产业现状,我市着力推开工业园区(集中区)提档升级工作,紧抓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强支撑极。 (一)推进工业园区(集中区)提档升级 1、强化规划引领。在多次调研江阴、新吴、长兴、萧山等先行地区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制定发布了《宜兴市工业园区(集中区)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宜兴市工业园区(集中区)提档升级实施指引》等文件,指导各板块通过“收储收回、兼并重组、出租转让、连片开发”等多种途径,全力做好低效用地的腾退盘活和改造提升,全方位提升亩均产出效益。 2、全力处置低效。围绕三年“腾退低效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盘活园区内存量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的目标,统一规划、逐年分解,各板块切实行动,全面开展处置低效用地工作,经上报统计,2021年实现腾退工业用地1850亩,盘活工业园区内工业用地2160亩,为引育优质项目、连片开发腾挪空间。 3、建设产业综合体。立足“一园一业、一园一品”思路,积极指导各板块连片开发重点片区,全力推进产业综合体先行试点建设,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环科园宜兴药谷等一批产业综合体相继进行合作开发。同时,市工信局正在完善《宜兴市现代产业综合体管理办法》及《宜兴市推进现代产业综合体建设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产业综合体建设的相关标准、支持政策。 (二)推动重特大项目尽快落地 1、出台扶持政策。为了不断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实现产业强市的目标,我市出台了《宜兴市2021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领导挂钩方案》、《宜兴市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办法》、《宜兴市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实施办法》、《关于完善产业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的通知》等政策,不断创新重特大产业项目财政资金的扶持方式,保障土地供给,有序推动重特大产业项目建设。 2、强化土地保障。立足“宜兴业”品牌建设,创新实施“企业开办一窗办理”“拿地即开工”等系列举措;及时掌握各类重大项目动态,统筹协调,系统衔接,确保符合工地条件的地块依法依规尽快供应;主动与上级沟通,及时掌握并传达政策变化,新动向,新要求,对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倒排,时间节点明确,专人跟踪,全力保障项目尽快落地。突出效益优先导向,强化亩均产出底线门槛,推动土地资源向重大产业项目、优质科创项目聚集,真正体现有限资源的宝贵价值。 3、积极向上争取。组织企业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工程研究中心、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等,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近两年,江苏博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成功了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为国家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作出了贡献。同时能够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热情,促进我市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三、下阶段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工业园区(集中区)提档升级 1、分类施策处置低效用地。围绕年度腾退、盘活目标任务,坚持务实推进、多维发力。各板块要对低效企业进行再核实、再梳理,确定最终名单并进行公示,全面细致做好基础性工作,并且成立专门工作组,由领导分组带队,对低效用地逐宗逐企实地走访、见面约谈,率先从产出效益低、风险隐患大的土地入手,加快盘活零销售、零税收的土地,快速清理存在重大安全环保隐患的企业。同时,要创新工作举措,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等方式,综合开展“改造提升、腾退换新、腾退收储”等工作,以“项目化、清单化”的思路,强化精准化发力,确定“一企一策”改造方案并签订履约监管协议,确保每宗低效用地处置到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重点清退工业园区(集中区)内老旧工业点、低效用地较为集中的区块,加快腾出规模化、连片化的工业用地,为招引优质项目夯实土地储备、提供有力支撑。 2、着力建设现代产业综合体。按照“集约节约、立体开发、工业上楼”等理念,加大落实力度、加快工作节奏,树牢精品意识,推进存量楼宇、闲置载体、连片土地的再开发、再利用,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产业综合体。同时,积极引入多方力量参与,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提升优质市场主体参与产业综合体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全面总结产业综合体在业态打造和运行模式方面的优秀经验,加快复制推广,实现由点及面、连片成势,更好地把效应放大、为发展助力。市工信局将尽快制定出台《宜兴市现代产业综合体管理办法》及《宜兴市推进现代产业综合体建设实施意见(试行)》,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综合体建设取得实效。 (二)大力推进亩均质效提升工程 1、推动存量企业提质增效。坚持以“发展质效为核心、亩均产出论英雄”为导向,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工作,落实和完善差别化用能、用水、排污、信贷等机制,营造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为优质企业发展集聚资源、腾挪空间,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持续开展化工、印染、铸造等行业的专项整治,淘汰一批低端低效和过剩产能,为招引优质项目腾出环境容量。强化工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安全化水平,引导企业加大智能装备投入,建设安全生产在线监测、风险管控系统,推动高危行业、高危工种“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制造业安全环保水平,走绿色、安全、高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2、大力扶持重大工业项目。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制度,紧盯项目招引、落地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落实挂钩机制、精简办事流程、强化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坚持做好省重点项目、亿元项目月报工作,每月对重大项目开工、竣工、达产等关键环节进行动态跟踪,及时掌握和发现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编制问题清单,提出对策措施,做好协调推进工作。同时,积极对上争取优惠政策,指导企业做好省级、无锡市级等各类项目补贴政策的申报。 以上答复情况,如有不详之处,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许捷,电话:87992743。 宜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6日 |
答复时间 | 2022年06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