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进一步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擦亮新时代“陶都”名片的提案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2-11-11 16:40:11    浏览次数:226
索引号 014046317/2022-05407 生成日期 2022-11-11 公开日期 2022-11-1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劳动、人事、监察 主题(二) 劳动就业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市场,政府信息,公开 分类词 商业,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宜兴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陶都,陶瓷产业是宜兴特色产业。当前无锡大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资源打造太湖湾科创带,面对这一新形势和新要求,建议进一步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政策倾斜,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擦亮新时代“陶都”名片。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吴镇等2人
标题 关于进一步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擦亮新时代“陶都”名片的提案
建议内容
宜兴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陶都,陶瓷产业是宜兴特色产业。当前无锡大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资源打造太湖湾科创带,面对这一新形势和新要求,建议进一步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政策倾斜,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擦亮新时代“陶都”名片。
陶瓷产业附加值高、税收效益较好,规上工业增加值率基本达到50%以上。受限于产业特点和传统发展模式,该行业目前基本存在以下薄弱点:1.产值总量偏小;2.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一般;3.能源依赖性较强。针对以上行业发展的“痛点”,特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市级层面有针对性出台扶持政策,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强化政策导向。安排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节能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水平。二是降低补贴门槛。以丁蜀镇为例,2021年1—11月,全镇应税销售前20位的特种陶瓷企业,平均应税销售7787万元,产值销售体量不大,补贴门槛过高则不利于政策意图实现。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开展专家讲座、行业研讨等多种形式开拓企业眼界,增强企业主动提升的意识,拓展行业发展思路。
二、进一步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在全市土地指标总盘子中,对优质陶瓷项目加大倾斜扶持力度,进一步保障项目新增用地,加强对上协调争取,加快土地手续办理。
三、进一步优化产业指导政策
受“两高”项目限制影响,陶瓷类项目已暂停审批,且今后必然收到严格控制,一些优质项目难以实施。建议针对行业特点进行差别化管理。特种陶瓷广泛应用于高科技、节能、环保等领域,根据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单位税收能耗进行区分对待,对能耗高、贡献小的项目进行限制,对质态优、贡献大的项目合理论证放行。
承办单位 发改委
答复内容

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

第82号提案的复函

吴镇、葛伯初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擦亮新时代‘陶都’名片”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委会同工信局、自规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丁蜀镇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问题现状

宜兴是国内最早生产工业陶瓷的地区之一,是国家火炬计划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经过六十多年发展,宜兴工业陶瓷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先进结构陶瓷制造产业集群;以宜兴电子器件总厂、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功能陶瓷产业集群。2021年,全市工业陶瓷共有规上企业13家,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税收达1.01亿元,亩均税收为12.99万元/亩。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有7家。

尽管我市陶瓷产业长久以来积累了许多优势条件,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环境不断变化,一些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

一是缺乏引领带动。宜兴工业陶瓷在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细分领域单打冠军企业,但都没能成长为具备引领性的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例如,成立于1957年的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最早在国内研制生产蜂窝陶瓷,2021年应税销售1.89亿元;而竞争对手山东奥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于2019年成功上市,当年应税销售达2.68亿元;另一个竞争对手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于2012年成功上市,而且在2017年全资收购了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如果宜兴的蜂窝陶瓷生产企业继续稳扎稳打,不能借助汽车排放标准升级到国六的机会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将会失去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

二是产业配套不全。从原材料方面来看,虽然我国是氧化铝的生产大国,却找不到适合陶瓷企业使用的优质国产氧化铝粉,原因是单个陶瓷企业的采购量较小,难以促使氧化铝粉生产企业进行针对性开发,所以本地陶瓷企业使用的优质氧化铝粉只能依赖进口,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随时可能面临供应问题。从装备方面来看,虽然智能化的优点已被多数企业认可,用工荒和市场竞争压力也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但宜兴工业陶瓷企业进行装备智能化改造的进程非常缓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业陶瓷生产装备的通用性较低,很难直接从市场采购,需要定制生产智能装备或对已有装备进行改造;宜兴工业陶瓷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单个项目对装备制造企业吸引力不足;本地缺乏能够提供工业陶瓷智能化改造方案的装备企业。

三是推广应用不足。节能环保产业是宜兴的优势产业,环保企业需要用到陶瓷膜产品,陶瓷膜具有分离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等众多优点,在污水处理、工业废气处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宜兴并没有工业陶瓷生产企业与环保企业建立合作,规模化生产陶瓷膜产品。

四是政策限制较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要素紧张的局面日益突出,为更好发挥土地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性作用,去年,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绩效水平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等“1+X”系列文件和《关于全面统筹建设用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对企业用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两高”政策的出台,陶瓷类项目全部停批,一些优质项目难以实施。

二、已做工作

一是科技政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促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整机及标志性战略产品。近年来支持多个陶瓷产业科技项目、“陶都英才”项目等。围绕科技创新、引进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立足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和特点,成立了武汉科技大学技术转移宜兴分中心。进一步深化陶瓷产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精准对接,助推传统产业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依托国家火炬计划宜兴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成立宜兴陶誉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宜兴新材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形成了以众创空间、孵化器为中心,为陶瓷产业的初创企业提供产业、政府、科研学术互相交融,多层次专业化服务嵌套的创新服务和信息服务体系。

二是政策辅导服务项目建设。近年来,随着生态优先和相关减排政策的持续影响,丁蜀镇陶瓷企业不断淘汰原有落后设备,加大智能化、节能化改造力度,已有一大批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新、扩建项目的咨询、申报,我们也安排技术能力强的专人进行生态环境政策的解读、指导,并在符合相关生态环境政策和选址要求的前提下,对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国六标准柴油机尾气净化用蜂窝陶瓷载体的制造项目、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高新能工程(功能)陶瓷生产线扩建项目等一大批申报项目完成了审批工作。

三、下步计划

一是保障产业项目落地。去年,我们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宜兴市实施细则(试行)》,从“河道水域和岸线资源利用和保护”“ 区域活动”“ 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明确了我市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基本要求,同时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一些特殊类别的产业项目准入提出管控要求。陶瓷产业目前被列入“两高”项目管理,在项目建设上有可能遇到一些政策上的障碍。下一步,我们将从提高审批效率的角度出发,优化我市负面清单,建立快捷的管控类项目会商机制,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速度。同时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积极主动帮助项目建设单位解决困难和问题,努力在政策里找机遇、在规定里找空间,把看似办不成的事办成、看似走不通的路走通。

二是优化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突出扶持重点,强化产业政策的目标引导,引导传统企业提档升级、做优做强。特别要研究对本地装备制造企业参与陶瓷企业的智能化改造给予支持。引导工业陶瓷企业与本地产业有机结合,开发生产工业陶瓷产品,实现合作共赢。同时进一步优化奖补形式。着力优化政策申报流程和申报材料,充分利用“宜兴市政企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高质量政策申报平台的应用范围,逐步将线下申报转为线上申报,减轻企业工作负担,进一步提升企业对政策的获得感。

三是探索编制新的规划。在编制完成《宜兴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和《宜兴市电线电缆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市其他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探索编制陶瓷耐材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划,引导企业真正走上高科技、高智能、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的发展轨道。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丁震,电话:87968176。

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6月6日

答复时间 2022年0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