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多措并举保秋粮稳产稳收
索引号 | 014046317/2022-04155 | 生成日期 | 2022-08-24 | 公开日期 | 2022-08-24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农业、林业、水利 | 主题(二)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经济作物,政府信息,公开 | 分类词 | 农业,综合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西渚镇西渚村有近20亩稻田出现旱情,请调派消防车及时浇灌。”8月23日上午,市森林消防大队接到通知后,立即出动10多名队员前往西渚镇,利用消防水罐车从附近水域抽水后,通过高扬程消防泵为这些稻田“解渴消暑”。“这水来得真及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看着汩汩清泉洒向稻田,西渚村村民高兴地说。 |
“西渚镇西渚村有近20亩稻田出现旱情,请调派消防车及时浇灌。”8月23日上午,市森林消防大队接到通知后,立即出动10多名队员前往西渚镇,利用消防水罐车从附近水域抽水后,通过高扬程消防泵为这些稻田“解渴消暑”。“这水来得真及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看着汩汩清泉洒向稻田,西渚村村民高兴地说。
7月中旬以来,我市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入汛以来,全市累计降水249毫米,较常年偏少64%。由于“雨额”不足,宜南山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眼下,宜兴近40万亩水稻已进入孕穗期,面对干旱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烤”验,市森林消防大队在市应急管理局的组织下调派多名消防指战员奔赴抗旱一线,架设多条百米远程供水线,利用消防水罐车、高扬程消防泵等设备为各类农作物灌溉“解渴”。8月以来,市森林消防大队已累计出动近200人次支援太华镇、张渚镇等地,为400余亩农田、茶园、果园送去了“及时水”,尽力帮助当地农民减少损失。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和墒情,并通过召开水稻抗高温工作会议部署“以水调温”,采用日灌夜排方式降低冠层温度,确保今年水稻丰产丰收。
“救急水”解决了农业生产的燃眉之急,灌溉能力的提升则是农业保产稳收的有力保障。8月23日下午,在湖㳇镇大东村,多台水泵正源源不断地从附近的河中抽水引流灌溉至稻田。“最近,湖㳇镇大东村、张阳村等村的田地出现旱情,但由于水稻田地势较高,引水灌溉成了问题。”湖㳇镇水利站站长徐解刚介绍,为此,该镇水利站与相关村委会组织人员对进水池进行清理,清理供水渠1000余米,并架设6台水泵,不间断从附近河流抽水灌溉全镇1200亩水稻田。为最大限度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市水利局联合宜南山区相关板块通过采取应急清淤、筑坝翻水和架设临时机泵等应急措施,全面提升提水灌溉能力。同时,积极调度市抗旱排涝队,及时提供灌溉机泵、机组和技术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共架设临时灌溉机泵200余台,累计开启灌溉泵站近2000台套,开机率95%,解决浇灌困难的种植面积3万余亩。
在相关部门和单位打好抗旱“主动战”的同时,农企和农民纷纷想方设法,采用滴灌、喷灌等方法开展抗旱“自救”。走进位于太华镇的九香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多套传感器和几十个高清摄像头智慧感知温度、湿度等指标,指挥喷淋系统自动灌溉茶园。“有了这样的‘智慧大脑’,能大大减少茶树叶片被晒伤的情况。”九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熊金芳说,九香茶业去年投资200多万元新上的物联网系统,实现了对茶园的精准管理。目前,我市装有灌溉设备的茶园面积共有8000多亩,在应对极端天气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也让受干旱影响的农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晴热高温天气下,茶树、果树等农作物受损严重。为减少农户损失,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与保险理赔员顶着烈日奔赴相关地区,一方面针对茶果受损情况进行生产指导,另一方面为农户开展查勘定损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农户拿到赔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