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42号提案的复函
索引号 | 014046317/2022-03111 | 生成日期 | 2022-07-06 | 公开日期 | 2022-07-06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商务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商贸、海关、旅游 | 主题(二) | 对外经贸合作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经济,进口,出口 | 分类词 | 经济管理,外贸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您在宜兴市政协第十六届一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促进我市外贸行业发展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地方金融监管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近年我市外贸工作成效 (一)规模增幅双创新高。2021年,我市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67.9亿美元,同比增长47.1%,两年平均增速23.3%,增幅保持全省第三位,列苏南七县市第一位;2022年1-5月,我市外贸持续高位增长,完成进出口29. |
黄涛委员:
您在宜兴市政协第十六届一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促进我市外贸行业发展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地方金融监管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近年我市外贸工作成效
(一)规模增幅双创新高。2021年,我市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67.9亿美元,同比增长47.1%,两年平均增速23.3%,增幅保持全省第三位,列苏南七县市第一位;2022年1-5月,我市外贸持续高位增长,完成进出口29.9亿美元,增长27.2%;出口20.6亿美元,增长27.6%;进口9.3亿美元,增长26.1%,进出口增幅位列无锡大市第二位。
(二)企业服务提质提效。一方面,深化关贸合作、涉外联动机制,“宜兴外贸大讲堂”年服务企业超300家次;贸易促进机制完善,进博会溢出效应明显,成交额翻番;另一方面,鼓励银行“因企施策”。我局会同外汇管理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引导商业银行主动对接企业,及时了解“个性化”诉求,研究提供针对性更强的避险产品服务;用足用好我市中小外贸融资资金池,帮助奥泰克等小微外贸企业,完成了“外贸贷”授信企业名单,助力企业发展;主动作为“精准扶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台全年外贸稳增长和外贸领域助企纾困政策,确保政策最终能“接地气”,企业能“享红利”。同时,用足用好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帮助森茂竹木业获得对美反倾销零税率、帮助环晟光伏应诉印度对华光伏反倾销等,推动我市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拥有更多主动性。
(三)新业态新模式行稳致远。通过政策支持加码,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速,加快培育“9710模式”出口企业,利用政策杠杆,推动跨境电商B2B交易额年度增长16%;引导企业外贸、外经联动,加快海外布局,2021年培育2家省级公共海外仓企业,全市累计达4家,占无锡大市一半。
(四)品牌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提升我市企业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深入实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战略,加快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构建省、市两级梯队培育,在已获得23家省级品牌的基础上,新增利通电子、常工动力等7个无锡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申报成功率为100%,进一步增强我市企业对外贸易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局将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抓”“双胜利”目标,克服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叠加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积极作为,顺利实现对外贸易新突破。
一是持续纾困解难。充分发挥我市涉外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加大“一企一策”指导帮扶力度,协调解决外贸企业订单、物流、融资、法律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问题,给予外贸企业实质性的支持,鼓励企业用好外贸融资资金池、出口信保等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对因疫情原因生产经营的外贸企业,做到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全力服务保障外贸企业稳定经营。
二是狠抓政策落地。加快推动国家“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跨周期调节稳外贸14条”等政策落地见效,推动出台落实国办“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意见”的举措,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做到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稳定外贸主体,提振企业信心。同时,做到精准施策,结合我市实际,在省级切块资金、市级高质量发展政策中,拟对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应对贸易摩擦、公共海外仓和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进行扶持。
三是挖掘外贸增量。瞄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增量。推动帝科电子、国信协联等骨干企业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量;抓好分类指导提增量。指导相关板块,发挥在外乡贤作用,大力度引进外贸流通企业和外贸应用人才;经贸联动育增量。引进市外生产型进出口企业,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加快对接“一带一路”项目,带动环保、线缆产品出口,力争形成“资贸、经贸”联动发展的局面。
四是培育外贸新业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引导我市企业利用“互联网+外贸”转变贸易方式,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推动经开区打造跨境电商集聚区,全力推动融达集团“进口跨境新零售”项目,打造我市跨境电商新名片。推动建立公共海外仓。指导慕森、博大等有意向和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公共海外仓,优化供应链管理,打造竞争新优势。
五是培育外贸竞争力。加快出口品牌梯队培育,积极鼓励企业海外注册商标、开展国际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同时,提升鼓励企业从国外引进有利于产业改造升级的关键技术和设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外贸竞争力。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丁玮,电话:87986516。
宜兴市商务局
2022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