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太华镇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深化法治建设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现将本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
1、成立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发挥第一责任人核心作用。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主任,镇长、镇人大主席、镇党委副书记为副主任,其他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村书记为成员的太华镇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镇工作。每年专题研究部署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党政中心工作对法治实事工程建设等提出具体要求,将法治工作列入村级绩效考核。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党政领导述职述廉述法有效落实。
2,增强学法用法意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镇领导干部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持开展领导干部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法治讲座、法律知识培训、学法考试等活动,为班子成员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读本,依托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强国”、太华大讲堂、党员冬训等平台,全面学习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结合法治项目创建活动,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增强全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全面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
1、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镇各相关部门开展广场普法、送法进企业、普法进山村、法治讲座等集中普法活动12场次,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生产、防范非法集资、反诈宣传、水资源保护等各类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劳动法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胥锦村法治课堂、民工学校面对面讲“法援”讲“公证”等普法微课堂精准服务群众,解答法律难题。
2、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选址布点,投资近20万建成石门村法治文化广场,该广场以《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为主,把法治理念宣传和群众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大力推进“援法议事”落地见效,培养一批村级“法律明白人”,开展“民主法治村”提升年活动,乾元村获评宜兴市十佳“美丽宜兴·民主法治示范特色村”。村社区法律顾问定期举办讲座、进村服务,“三官一律”服务基层质效更加提升。
3、成功开展“法治惠企·‘148’法律风险防控行动”。把该项目列为太华镇“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司法所、经发局、工会、社事局等部门联合走访调研,市法律风险防控协会根据我镇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了针对性强的法律体检书,并精心挑选案例,编排课程,编印以案说法宣传册。通过对我镇企业开展一次进企法律体检、四次专题讲座和防范八方面法律风险,提升太华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提升企业抵御法律风险能力。该项目获评宜兴市2021年度优秀法治建设项目。
三、全面贯彻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
1、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党政联席会议票决制度。对每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及时开展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性评估与审查,做到重大项目(实事工程)未经调研不决策、未经论证不决策、未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和民意调查多数群众不拥护不决策、未经法制合法性审查不决策、未经集体讨论不决策,提高重大决策、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民主性,确保项目稳妥落地,无社会不稳定因素。
2、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印发《太华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暂行办法》,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联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全年检查企业1157家次,立案处罚企业14家,行政处罚27万元。综合审批服务力量整合,2021年,太华镇为民服务中心受理办件14113件。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对出台的各类文件严格落实法制审核并通过网站发布及公示;做好镇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报备、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法文件的出台。
3、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任江苏路修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担任政府常年法律顾问,做到对政府出台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大合同行为建立会商、会办制度,减少行政纠纷与合同隐患,2021年共审核各类合同20余件。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建立一村一法润民生微信群,经常性发布普法信息,并解答群众各类法律咨询,构建线上+线下双体验模式,进一步提高村(居)三治融合与自治功能作用发挥。
四、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镇村两级调解组织成功调解并形成规范化卷宗687起,转法律援助案件10件。做好信访接待处理,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40余批次,受理来信及上级交办、转办等各类案件15件次,办结率为100%。提升公安打防绩效,2021年派出所共受理110警情1404起,受理刑事案件69起,受理治安、行政案件102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88人。
2、夯实“网格化”治理基础。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精密预防、精细管理、精微服务、精准治理水平。2021年,网格员累计上报工单6276件,其中社会治安类占25.06%,安全生产类占21.25%,城市管理类占17.76%,走访反诈预警对象157人,开展入户宣传11006次。有效发挥网格员在社会治安管理、安全生产领域、镇村环境整治中的前哨兵作用。
3、强化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政府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组织开展疫情常态化精准化防控措施落实工作自查和专项检查,没有因防控不力而发生危及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对标法治建设要求,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落实《法治宜兴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任务分解方案》和《宜兴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要举措任务清单》,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2、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改革,建设标准化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立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完善落实网格处置机制,推动实行事件逐级交办、分级处理,形成“事件处置在网格,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治理模式。
3、加强法治力量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强化机关工作人员法治培训,提升整体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配齐配强执法人员队伍,以培养法律素养、执法技能、现场应对能力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知识培训、互学比拼和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