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就业创业>就业招聘

经开区集智聚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2-03-02 09:20:46    浏览次数:76
索引号 014046317/2022-00886 生成日期 2022-03-02 公开日期 2022-03-02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劳动、人事、监察 主题(二) 劳动就业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招聘,政府信息,公开 分类词 劳动,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眼下,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活着策划3月的妇女专场招聘活动。随着经开区与属地街道实行一体化运行,今年专场招聘也将一并为园区以及屺亭、芳桥、新庄街道的待业妇女,提供竞聘岗位。

  眼下,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活着策划3月的妇女专场招聘活动。随着经开区与属地街道实行一体化运行,今年专场招聘也将一并为园区以及屺亭、芳桥、新庄街道的待业妇女,提供竞聘岗位。“经开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领跑者,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支撑。”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负责人汤国民说。

  在经开区,无论是自身聚集的众多企业,还是近年来引进的一批批项目,都有大量的用工需求,尤其是对一线操作工的需求格外强烈。如何破解用工难题?“我们尽可能地挖掘本地的人力资源,让岗位信息落到最基层。”汤国民说,在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的基础上,去年以来,经开区在屺亭街道11个村(社区)分别设立了免费就业登记点,并在芳桥街道、宜城街道紧靠经开区的部分村(社区)设立3个登记点,为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免费就业推荐。同时,发展园区范围内的村(社区)民政助理成为就业需求信息采集员,双向打通招工、就业信息通道。

  “学校是人力资源最密集的场所,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汤国民说。多年来,经开区积极当好校企沟通的桥梁,不仅与宜兴本地院校合作良好,还在安徽、江西、云南、甘肃等地,与当地政府、院校等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今年2月,经开区就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成工作专班,赴云南昭通开展“春风送岗,就业暖心”劳务对接活动。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江苏文灿压铸有限公司、宜兴新乐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园区重点企业,不仅在昭通市举办的两场专场招聘会上,达成车间普工、技术性工人等多层次岗位人员的初步就业意向,还成功走进昭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对接。

  感受着贴心服务,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科科长刘小琴不吝夸赞:“多年来,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为宝银输入了一批优秀员工。”在有关部门的牵线下,宝银与江苏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持续保持深度合作,不仅成功组建“江苏省高性能特种精密钢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及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还成为相关院校的实习基地。目前,相关院校有50余人在宝银任职,不少人已成为企业管理层、业务骨干等。

  除了引企业进校园,经开区还积极拓宽宣传思路,一方面向辖区内各村(社区)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宣传园区企业岗位信息,另一方面鼓励这些本地学子成为园区企业的招聘“宣传员”,积极推介家乡。去年以来,通过这样的形式,成功在全国10余所高校发布经开区规模企业的招工简章,学生口口相传,反响良好。

  “把人招进来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他们长久地留下来才是关键。”汤国民说,不久前他和园区相关负责人花了两个月时间,走进众多园区企业,和企业家聊、与一线职工聊,充分了解企业留人的关键要素。相关成果将形成调研报告,为园区更好留用人才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近期,经开区还计划组织园区一些企业的人事主管开展沙龙活动,分享招引留用方面的工作经验,集智聚力推进园区企业破解用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