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春管措施 确保夏熟丰收
索引号 | 014046317/2022-00794 | 生成日期 | 2022-02-22 | 公开日期 | 2022-02-22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法人,面向社会团体,面向公务员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农业、林业、水利 | 主题(二)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 | 意见 |
关键词 | 农村,粮食,技术 | 分类词 | 农业,科技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当前,小麦进入拔节期、油菜进入抽苔期,正是落实高效田管措施,搭建丰产架势的关键时期。去年秋播小麦播期长,晚播占比有所增加,出苗、齐苗战线时间长,苗情不平衡性大,苗情基础总体不理想,播后至1月中旬积温偏高,苗情素质有所转化,但1月下旬以来气温偏低,降雨偏多,小麦生育进程偏慢,素质总体不高。为此,各地应针对当前麦油苗情特点,加强分类指导,迅速掀起以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为中心的春季田管热潮,切实打好今年夏熟麦油丰产基础。 |
当前,小麦进入拔节期、油菜进入抽苔期,正是落实高效田管措施,搭建丰产架势的关键时期。去年秋播小麦播期长,晚播占比有所增加,出苗、齐苗战线时间长,苗情不平衡性大,苗情基础总体不理想,播后至1月中旬积温偏高,苗情素质有所转化,但1月下旬以来气温偏低,降雨偏多,小麦生育进程偏慢,素质总体不高。为此,各地应针对当前麦油苗情特点,加强分类指导,迅速掀起以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为中心的春季田管热潮,切实打好今年夏熟麦油丰产基础。
一、当前小麦苗情特点
1、生育进程偏慢,群体正常略少。去年秋播我市小麦播期总体有所推迟、播种时间拉长,晚播麦墒情不足,小麦出苗迟,虽播后至1月中旬气温偏高,但1月下旬以来气温低,降雨多,小麦生育进程偏慢,叶龄偏低。据气象资料,1月21日至2月20日期间0℃以上积温为115.8℃,分别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少134.8℃和多4℃;光照38.1h,分别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少79.2h和89h;期间降雨量147.4mm,分别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多92.7mm和86.3mm。据苗情哨点资料(2月20日),小麦平均叶龄6.56叶,分别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减0.76叶和0.67叶。小麦平均总茎蘖数为37.55万,分别比去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减少0.79万和2.54万。
2、苗情素质总体不理想,不平衡性突出。由于叶龄进程明显慢于上年,主要壮苗指标均差于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据市苗情哨点返青期(2月20日)考查,平均苗高、假茎粗、主茎绿叶数、地上部百苗鲜重、单株带蘖数和带蘖率分别为26.89cm、0.67cm、4.03叶、374.04克、1.63个和87.24%,比上年同期考查分别减3.71cm、减0.07 cm、减0.17叶、减83.79克、减0.08个和增3.71%;比前十年同期考查平均分别增1.6cm、减0.17 cm、减0.28叶、减16.65克、减0.21个和增4.76%。据近期踏田调查情况看,叶龄偏小、群体偏少、苗体瘦弱的三类苗占30%左右,比上年增加约12%,苗情素质总体不理想。且田块间苗情不平衡性大,早播田块叶龄已8叶左右,基部第一节间已基本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而少数12月份迟播的田块叶龄不足4叶;群体大的田块苗数60万左右,迟播群体小的田块苗数不足20万。
3、前期肥料投入不足,部分田块已经落黄。据市苗情哨施肥调查,小麦基苗肥亩总施用量N、P2O5、K2O分别为6.97kg、2.94 kg和3.09kg,分别比上年减2.22 kg、增0.22 kg和减0.36kg。因小麦前期苗情基础偏差,农户腊肥施用量比去年增加,其中腊肥平均亩施N量为1.71 kg,比上年多1.46 kg;但春节后以低温阴雨天气为主,返青肥施用较少,平均亩施N量为0.73kg,比上年少3.06kg。到目前为止,小麦N、P2O5、K2O总用量分别为9.41kg、3.02kg和3.42kg,分别比上年同期减3.82kg、增0.08kg和减0.62kg。今年小麦前期肥料总体投入不足,主要是氮钾肥不足,部分田块已经落黄。
4、“三害”威胁突出,抗灾基础薄弱。一是草害威胁。据近期植保部门踏田调查,目前约三成小麦田块草情较重,如不及早开展杂草化除补药工作,草害将进一步影响麦油正常生长;二是渍害威胁。由于春节前后多雨雪天气,田内沟系不通不畅、田外沟系坍塌淤塞、田内积水现象尤为突出,部分田块已有渍害症状,如不及时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渍害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三是冻害威胁。近期气温偏低且有零度以下天气,部分早播已拔节和秸秆还田量多且摊铺不匀的小麦田块,发生倒春寒冻害几率较高,一旦发生冻害,将导致小麦幼穗冻死或幼穗受冻后变成畸型穗,将严重影响产量。
二、当前田管意见
目前小麦开始起身拔节,正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和搭建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为此,各地要坚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加强宣传引导力度,以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和清沟理墒为中心,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工作,确保我市夏熟小麦再夺丰收。
1、普施、重施小麦拔节孕穗肥。小麦拔节孕穗肥是指从起身拔节到剑叶露尖期间施用的肥料,是小麦一生中一次最为关键性的肥料,是一生中的一次当家肥料。根据今年大面积小麦苗情特点,拔节孕穗肥应立足普施、重施,确保足穗和主攻大穗。为确保中期稳长和后期不早衰,拔节孕穗肥提倡分拔节肥和剑叶肥两次施用,特别是高产田拔节孕穗肥应确保二次施用。
(1)拔节肥施用时期和数量:按照拔节肥应在分蘖高峰已过、群体叶色褪淡、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余叶龄2.5叶时施用,针对今年前期肥料施用偏少,苗情素质较差的情况,小麦拔节肥要普施、重施。10月底和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以及前期肥料少已落黄的田块,拔节肥应立即施用;大面积小麦拔节肥应在2月底施用结束;拔节肥以高效复合肥为主,一般亩施高复10-15公斤加尿素5.0-7.5公斤。
(2)剑叶肥施用时间和数量:在施好拔节肥的基础上,因苗追施剑叶肥,剑叶肥一般在剑叶露尖前后追施,预计大面积小麦剑叶肥应于3月中旬施用,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
(3)坚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拔节肥施用应做到因苗制宜,对于腊肥和返青肥施用量大或群体偏大、叶色不褪淡的田块,拔节肥应推迟施用,并减少用量;对于群体小或前期施肥不足褪淡早的田块拔节肥应适当早施,并增加用量。
2、补施油菜蕾苔肥。目前油菜已到抽苔期,正是油菜需肥量和吸肥量最大,搭建丰产架势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尚未施用蕾苔肥的田块,应立即施用蕾苔肥,一般亩施高复15公斤左右加尿素5公斤左右;对于已经追施蕾苔肥的油菜,应根据苗情施好第二次蕾苔肥,一般在第一次蕾苔肥施用半个月后再亩施尿素5-7.5公斤左右。对于前期未施用硼肥或易缺硼的田块,应尽早亩补施硼肥0.5公斤左右,防止出现“花而不实”。
3、重视清沟理墒防渍害工作。“尺麦怕寸水”,拔节后小麦耐渍能力下降,开春以来持续降雨,大面积麦油田内外沟系配套较差,田内积水现象比较普遍,渍害隐患尤为突出。为此,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清沟理墒工作,立即组织集体力量清理好田外沟系,引导农户突击抓好田内沟系清理、疏通工作,确保田内外沟系畅通,实现雨止田干,切实防止明涝暗渍。
4、做好春草化除和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针对当前部分麦油田块杂草基数较大的问题,各地要指导好农户根据苗情、草情、墒情和天气等情况,根据植保部门防治意见,选准药剂,抢冷尾暖头,气温回升的间隙,在小麦拔节前及早开展杂草春季化(补)除工作。同时应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以及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后期结合麦油病虫害防治,应全面推广应用“一喷三防”技术,抓好肥药混喷工作,达到防倒伏、防干热风、防早衰,提高粒重的目的。
5、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我市春季气温很不稳定,变化幅度大,易发生冷暖骤变,出现“倒春寒”冻害现象。为此,各地需立足防灾减灾,一旦出现低温冻害,要及时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田间剥查小麦幼穗受冻程度调查,对小麦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冻死率超过10%以上的麦田要及时增施速效恢复肥,一般每亩增施尿素5公斤左右,以争取动摇分蘖和后生高节位分蘖成穗,挽回产量损失。遇“倒春寒”冻害的油菜田可酌情补施5-7.5公斤尿素作恢复肥。
2022年2月22日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