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稳”两“优”筑牢工业经济“基础桩”
索引号 | 014046317/2022-00468 | 生成日期 | 2022-01-29 | 公开日期 | 2022-01-2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市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主题(二) | 统计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规划,统计,经济,管理,调整 | 分类词 | 计划,经济管理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两“稳”两“优”筑牢工业经济“基础桩” |
2021年,全市1255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47.83亿元,同比增长25.8%;完成工业增加值788.58亿元,可比价增长11.3%。从全年看,我市工业经济高开稳走,整体呈现两“稳”两“优”四个特点。
1、重点行业增长“稳”。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涉及的31个行业中,有2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87.1%。其中,六大重点行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实现累计产值3564.3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82.0%,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1.8个百分点。其中,受到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原材料价格高升等因素影响,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累计增速分别为32.3%和34.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5和8.4个百分点。
2、重点企业支撑“稳”。2021年,全市1255家规上工业企业有921家实现累计产值正增长,企业增长面为73.4%。今年以来,虽受到原材料价格攀升、价格因素助推、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但全市前50强企业始终发挥“牛头效应”,承压稳定运行,合计实现产值2538.50亿元,同比增长29.5%,增幅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3.7个百分点,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8.4%,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6.7个百分点;当月产值完成228.66亿元,同比增长20.6%,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当月产值增速5.4个百分点。
3、新增企业贡献“优”。2021年,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我市工业企业新增入库的236家企业全年合计完成总产值222.0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0.1%。从总体来看,虽然受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增速较前三季度有所放缓,但整体表现仍然亮眼,产值总量占比5.2%的新增入库规上企业贡献了9.3%的增量,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4个百分点。
4、产业结构推进“优”。随着我市产业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优势产业不断突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动能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770.37亿元,同比增长26.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40.7%,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完成装备制造业产值2521.90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58.0%,较去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成效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