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生产指导

落实冬管措施 确保安全越冬

——麦油作物冬季田管意见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1-12-30 10:53:05    浏览次数:91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7143 生成日期 2021-12-30 公开日期 2021-12-3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企业法人,面向社会团体,面向公务员,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意见
关键词 粮食,经济作物,技术 分类词 农业,科技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今年我市秋播期间天气总体较好,有利于秋收秋种的开展,但小麦播种期间,早播土壤过湿,迟播土壤过干,对小麦出苗不利,加上播种历期长,迟播田块仍有一定比例,越冬前小麦苗情素质总体不理想,田块间苗情不平衡性突出。目前,麦油已进入越冬期,这是巩固苗期基础,抓平衡、促转化的关键阶段。为此,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因苗制宜,做好分类指导,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措施落实,狠抓冬季田管工作,确保麦油壮苗安全越冬,为夺取明年夏熟麦油丰收打好基础。

  今年我市秋播期间天气总体较好,有利于秋收秋种的开展,但小麦播种期间,早播土壤过湿,迟播土壤过干,对小麦出苗不利,加上播种历期长,迟播田块仍有一定比例,越冬前小麦苗情素质总体不理想,田块间苗情不平衡性突出。目前,麦油已进入越冬期,这是巩固苗期基础,抓平衡、促转化的关键阶段。为此,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因苗制宜,做好分类指导,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措施落实,狠抓冬季田管工作,确保麦油壮苗安全越冬,为夺取明年夏熟麦油丰收打好基础。

     一、当前小麦苗情特点

  1、生育进程正常略慢。由于小麦播期相对上年较迟,及出苗差于往年,整体齐苗期比上年明显推迟,目前小麦总体生育进程正常略慢。据苗情点越冬始期(12月20日)资料,平均叶龄3.25叶,分别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减少0.36叶和0.5叶。据气象资料,我市11月21日至12月20日,0℃以上积温216.4℃,分别比上年和常年增加30.6℃和14.2℃;光照时数194.1h,分别比上年和常年增加113.8 h和38.6h;降雨量21.1mm,分别比上年和常年减少62.5 mm和14.2mm。冬前温光资源充足,但降水偏少,部分田块墒情不足。与上年相比小麦叶龄略低主要是受迟播和出苗期长所致,冬前温度高使得小麦生长速度加快,部分弥补了迟播不利影响。

  2、群体较大。受墒情和秸秆还田不利影响,今年小麦田间成苗率较低,但农户普遍播量足,基本苗与往年相近。据苗情点资料,平均亩播量为15.4公斤,为近十年来第二多年份,仅次于去年;基本苗为15.04万,比上年减0.34万,比前十年平均减0.2万。由于冬前温度高,苗数增长较快,目前田间苗数总体较为充足,适期播种小麦分蘖较好,带蘖率高,但部分迟播田块叶龄偏低,未能带蘖越冬。据12月20日苗情哨资料,苗数为22.2万,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增加1.25万和0.09万;单株分蘖0.47个,分别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增0.11个和减0.07个;带蘖率34.18%,分别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增4.59%和减5.38%。

  3、苗情素质总体不理想。今年秋收秋种期间,虽以晴好天气为主,但是10月底-11月初的早播小麦由于前茬水稻底墒足,土壤湿度过大,部分田块机开沟覆土盖籽质量差,导致出苗不整齐;11月15日后的迟播小麦,又因连续晴好天气土壤跑墒快,墒情不足加之气温低导致出苗迟缓,均匀度差。特别是11月20日后过迟播种田块仍占一定比例,部分农户耕作粗放。同时今年小麦基苗肥用量偏少,据苗情点资料,今年小麦基苗肥(不计还田秸秆)N、P2O5、K2O用量分别为6.97公斤、2.94公斤和3.09公斤,分别比上年减少2.22公斤、增加0.22公斤和减少0.36公斤,主要为苗肥施用比例大幅减少,去年苗肥施用面积比列为100%,今年面积比例仅46.84%,基苗肥用量少也影响了小麦早发,目前部分田块已明显落黄。从近期大面积踏田情况看,旺长苗不足0.1%,比去年减少2%;一二类苗约占70%,比去年减少近10%;三类苗约占30%,比去年增加12%。总体看今年大面积小麦苗情素质差于上年,也不及常年同期。据苗情点12月20日考苗,小麦平均苗高15.49cm,假茎粗0.3cm,主茎绿叶数3.24叶,地上部百苗鲜重58.07克,分别比去年同期减2.67cm,增0.01cm,减0.19叶,减8.44克;分别比前十年同期平均增0.18cm,减0.05cm、减0.32叶、减11.84克。

  4、苗情不平衡性突出。据近期大面积踏田调查,今年大面积小麦苗情基础复杂、不平衡性尤为突出。一是生育进程的不平衡,今年小麦播种期早晚相差超过1个月,目前叶龄高的已达5叶多,而部分田块叶龄不足2叶,甚至个别田块尚未齐苗,同一田块因出苗早晚,生育进程也有1叶多的差异;二是群体的不平衡性,苗数多的田块已有50多万,而部分田块苗数不足10万,苗数偏少主要是迟播或秸秆还田量大出苗不匀的田块;三是在管理上也存在不平衡性,部分农户因耕作粗放、肥料施用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一定数量的小麦黄瘦弱苗或僵苗。田间苗情的不平衡性,增加了冬季田管的难度。

  5、潜伏“三害”隐患。一是冻害隐患。迟播田块叶龄偏低,苗体瘦弱,特别是部分小麦田块秸秆还田量大,覆土盖籽不到位,露籽麦多,抗寒能力弱,冻害隐患大;二是渍害隐患。部分田块目前仍未清沟理墒,沟系配套差,田内沟系“二头翘 ”、田外沟系堵塞不通等现象突出,一旦降雨偏多,容易排水不畅,存在渍害隐患;三是草害隐患。由于今年秋收后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杂草萌发生长,但小麦播种后天气长期晴好,田间墒情不足,影响了部分农户开展化除,冬前化除面积比例较低,而近年来小麦拔节期提前,春季可安全用药的时间很短,一旦错过用药适期,草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据近期踏田调查,重草田比例约占10%,草害隐患突出。

  二、当前田管意见

  目前,麦油生长已进入越冬阶段,抓好冬季田间管理,是确保冬壮春发的关键时期。在冬季麦油田间管理上应坚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稳发壮苗,着重抓好促壮、防冻、防渍、防草害为中心的田间管理,以促进平衡生长,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1、因苗制宜施腊肥。由于秋播质量差异大、历期长,苗情基础复杂,各地应做到因苗制宜,采取不同的管理技术措施。对于前期基苗肥到位、苗色正常的田块,一般不提倡追施化学肥料,以防止无效分蘖大量发生;对于基苗肥施用不足,苗小、苗黄、苗弱以及苗数偏少的田块,应亩追施高复10公斤加尿素5公斤左右,促蘖、促壮,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移栽油菜有僵苗现象的田块可追施高复15公斤,促进苗情转化,不宜偏施纯氮肥料,以防生长嫩绿诱发冻害发生。

  2、清沟理墒防渍害。由于冬前以晴好天气为主,降水量少,部分农户对清沟理墒不重视,目前仍有相当比例田块田内外沟系不通畅。因此,冬管工作应把切实提高三沟配套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各地应发动农户开挖好田内沟系,并理通、理爽;组织力量清理、疏通好田外沟系,做到田内外沟相通、沟沟相连,达到排水通畅,切实提高排涝降渍能力,防止旱涝急转造成渍害。

  3、培土镇压防冻害。各地要充分利用天气晴好,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动员农户结合清沟理墒,做好小麦的培土工作,减少露籽麦,保护分蘖节,提高防冻抗寒能力,有条件的可增施家积有机肥、土杂肥等进行覆盖;引导农户突击做好小麦的拍麦、镇压工作,达到弥实土缝、保护分蘖节、控上促下和预防冻害的目的。特别是基本苗偏多、群体偏大的田块,应以控为主,做到重镇压、重培土,提高抗逆能力。小麦镇压应做到“压大苗旺苗、不压小苗弱苗、干压湿不压、暖压冻不压”,切忌在寒流来临前或土壤墒情湿度大时镇压。对于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小麦耐寒性较差,易受冻害,更应做好培土和镇压工作,预防冻害发生。在油菜上,应切实做好中耕松土和培土壅根工作,起到护根防冻作用,并提倡油菜行间覆草,提高油菜抗寒能力。冷空气过后,各地要及时深入田间调查麦油受冻程度,根据麦油冻害程度及时追施恢复肥,促进其恢复生长,以减轻冻害影响。

  4、抓好麦油补化除。从近期踏田看,尚有部分麦油田块草害较重,各地应高度重视麦油化除工作,对于尚未开展化除的田块及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在天气条件适宜时,掌握冷尾暖头,及时抓好麦油化除补药工作,切实提高化除效果,减轻草害威胁。化除时应密切关于天气情况,预防冻药害发生,冬季若天气条件达不到化除要求,待春季日均气温回升到5℃以上时,根据植保部门意见进行化除,春草化除力争“打早、打小”以提高除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