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智能汇聚,融合创新 关于打造宜兴特色智慧城市新平台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1-08-02 15:39:02    浏览次数:742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4294 生成日期 2021-08-10 公开日期 2021-08-1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议案
关键词 提案,建议,行政 分类词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智能汇聚,融合创新 关于打造宜兴特色智慧城市新平台的建议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任倬
标题 智能汇聚,融合创新 关于打造宜兴特色智慧城市新平台的建议
建议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水平。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前活跃,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数字化抗疫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数字化建设,始终将数字经济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的抓手,不遗余力地搭平台、促融合、谋发展,积极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当前,宜兴各部门板块都创新开发很多智慧系统,如智能公交、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停车等平台。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一、缺少综合性汇聚平台。周边城市如无锡的“灵锡”、江阴的“最江阴”、南京“我的南京”综合性平台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作为城市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平台,在核查健康码,发放消费券,都是重要的载体。而就宜兴目前各职能部门各类应用都不少,功能相当齐全,有些更是远远领先周边其他城市,但是市民想要获得服务就要一个个下载或关注,非常繁琐,更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二、各类平台应用创新不够。目前周边城市都开始推行人脸识别、虚拟卡,目前我市各类应用除了人社局的电子社保和交通部门的“享出行”,其余如公共自行车基本还以实体卡片为主,携带非常不便,造成使用率偏低。文旅部门的宜兴全域旅游总入口利用小程序集群的模式,以支付宝和微信为大平台引流,更有活力更有流量。其余很多平台应用流量不够,缺少宜兴的特色功能,在与第三方平台竞争中明显落后。

三、资源共享交互不够。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能够有效整合各职能部门数据,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内涵,才能让改革创新方向更精准。目前我市大量的数据都集中在部门,缺少统一的后台汇聚分析,数据处于休眠的状态,更需要唤醒它的价值。有些需要采集的数据,涉及到多头采集,更是增加了基层的负担。

为此,我们建议市级层面能够加强统筹协调,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参考:

一、整合资源,建设一站式城市智慧服务总入口平台。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制定标准和规则,五大国企平台担当作为,科学化运营,打造统一的城市智慧服务总入口平台。各条线、板块已建的面向市民的APP、小程序、公众号服务事项全部整合到宜兴智慧城综合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总入口就能按需畅享各类城市服务。

二、打造全国领先“一码通全城”的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拓展二维码和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政务办事、交通出行、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身份认证、便捷支付等场景应用,实现虚拟卡技术。推进全市“一码通城、无感通行”,打造“码上宜兴”品牌,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为民服务便捷化水平。

三、加强数据交互整合。依托原有的大数据平台,升级平台功能,优化数据来源,建议列入部门高质量考核范畴,定期做好数据维护通报,使大数据平台实现良性运转。各部门对核心机密数据脱敏后上传至数据平台。大数据部门出台年度大数据报告,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参考。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自媒体等渠道,加大智慧宜兴服务平台宣传力度,加强与“看宜兴”平台的融合互通,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其各项应用服务。鼓励各级各单位依托智慧宜兴平台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真正成为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承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内容

 

 

 

关于市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

第227号提案的复函

 

任倬委员:

您在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提出的“智能汇聚,融合创新 关于打造宜兴特色智慧城市新平台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关心,您在提案中反映的当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缺少综合性汇聚平台、各类平台应用创新不够、资源共享交互不够等情况确实客观存在,您针对性地提出的建议与我们的想法也不谋而合,现阶段我局正在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打造“i宜兴”便民服务APP。2021年1月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局关于加快推进宜兴市市民卡工程二期建设的情况汇报,我局拟通过市民卡工程二期建设,加快实施市民卡系统的迭代升级、应用拓展,建立“一卡(码)通城”的便民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建设“i宜兴”便民服务APP。“i宜兴”便民服务APP即借鉴“我的南京”、“灵锡”、“最江阴”等APP服务模式,整合汇聚全市各部门现有服务入口和各类业务资源,打造统一开放、具有公信力的“一站式”城市服务“总入口”,届时市民用一个APP即可畅享全市综合服务,同时,在各服务领域实现身份认证、便捷支付等场景应用,推进全市“一码通城”。“i宜兴”便民服务APP预计于5月底上线,第一批将上线政务、文化旅游、交通出行、智慧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商业生态等便民服务。

二是深化政企服务平台建设。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提高企业获取政府服务的便捷性,我局牵头建设了宜兴市政企服务平台,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畅通高效、精准实时的综合性服务。2020年8月,宜兴市政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平台建立了国家和省、无锡市、宜兴市、园区各级各类涉企政策动态更新服务工作机制,现已入驻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电线电缆协会等部门(单位)的47个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了工业绩效评价、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报、中小企业认定等35项综合服务。

三是不断提升数据应用水平。近年来,我市通过公共数据资源普查及核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情况,并通过市级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汇聚共享数据,截至2021年4月底,已接入24个部门173个目录53562万数据。为加快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城市智慧治理能力,我局正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通过指挥中心建设,夯实城市数据中台、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加强城市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和深度应用,解决市域治理痛点问题,指挥中心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全面建成运行。

四是持续做好宣传推广。我局在“ i宜兴”便民服务APP的建设中已充分考虑平台的运营推广,拟借助政府、企业、媒体等资源,从品牌、活动、内容、用户、数据、基础等多个层面发力,围绕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生活缴费、本地特色文体旅游等场景持续做好运营,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尤其在平台建设的各个里程碑、全市级别重大事件、全民关注的节点热点等时间同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市民认知,提升使用粘性,并通过用户反馈、数据分析等专业工具,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详之处,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许晴,电话:87983194。

 

 

宜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5月26日

 

 

签发:李长青      承办:任卿颜       邮政编码:214200

抄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份),市政协提案委员会(2份)。

答复时间 2021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