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加快我市“红色+绿色”旅游发展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1-08-02 15:39:16    浏览次数:1026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4183 生成日期 2021-08-09 公开日期 2021-08-09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议案
关键词 提案,建议,行政 分类词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加快我市“红色+绿色”旅游发展的建议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民盟宜兴市委
标题 关于加快我市“红色+绿色”旅游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今年国庆长假,游客红色旅游热情高涨,红色主题景区全网在线售票同比增长35.2%,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消费人次同比增长达23.2%。而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乡村野外为空间,依托农村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二者有机融合创造了全域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宜兴“红色+绿色”旅游主要存在以下三问题:一是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度还不够深;二是红色景点比较散,和全域旅游融合度不够高;三是原有精品旅游线路关于红色文化重视度还不够。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铭记历史,弘扬红色精神的意义尤为重要。因此建议: 1、深入挖掘,合理规范红色旅游产业格局。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围绕“红色主题”,进一步认识我市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全面整合我市红色旅游景点资源,结合我市优越的乡村自然资源,构建“红色+绿色”旅游体系,推出多条精品线路,将原有零散的红色文化基地,连点连线,纳入旅游线路。精选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链接其他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地,从而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同时,根据精选地址,聘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搞好实地调查和项目设计,制定发展建设规划,列入立项投资,分期分步实施,打造“红色+绿色”新型旅游形式。 2、丰富内涵,造浓“红色+绿色”旅游宣传氛围。在景区建设中应更多的体现当地历史、文化价值,着重突出当地特色、民俗,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充分利用主流传媒和强势传媒以及现代网格媒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重点策划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结合重大纪念节日,进行重点宣传,增强红色资源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将红色旅游与当下热门的研学旅行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学校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多种路线和组合,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加大投入,加强“红色+绿色”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红色品牌效应,从制约本地旅游发展的食、住、行问题入手,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政策为前提,优化投资环境,采取各种灵活方式,拓宽资源来源渠道,依托特有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完善红色旅游景区道路、步行道及景区停车、环保环卫、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逐步优化提升区位条件,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旅游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承办单位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答复内容

关于市政十五届五次会议

第93号提案的复函

 

民盟宜兴市委:

你们在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快我市‘红色+绿色’旅游发展”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秀美,红色底蕴深厚,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市紧扣“深耕生态文旅融合,创造陶式美好生活”这一主线,形成了“城乡一体、文旅互融、上下联动、内外协同、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工作思路,于去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推进我市“红色+绿色”旅游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开展红色文物保护工作。指导李复墓、邵氏宗祠、新四军一纵纪念地修缮方案的编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革命文物修缮方案进行论证完善,完成方案审批工作,并在施工中前往现场进行监督、指导,确保文物维修工程的规范性、科学性,达到验收标准。与宜兴市档案史志馆联合编纂了《红色印记——宜兴市革命遗址遗迹巡礼》一书,为重点红色革命文物展示、开放提供史料基础。

二、加大旅游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试行)》和《关于促进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试行)实施细则》,对鼓励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企业规模化经营、鼓励高端品牌引进、鼓励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旅游营销、支持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十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扶持,积极宣传和引导旅游企业进行申报,2020年共有20个项目符合奖励政策,有效提振我市文旅行业信心,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大幅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市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形象提升工程,高效推进9个镇级全域旅游分中心和6个全域旅游服务驿站的布点建设,打造1+9+N市镇村三级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打造宜兴全域旅游总入口(含支付宝和微信平台),免费为全市景区、主要酒店和民宿打造小程序,通过阿里和微信精准引流。开发全域旅游电子地图、VR看宜兴、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特色交通、旅游优质服务商、景区舒适度等栏目,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

诚如代表所说,我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比如宜兴党史陈列馆、素有“小莫斯科”之称的张渚红色文化展示馆、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红色“网红打卡地”,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去。因此,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保护红色文化遗存。加强对新四军一纵纪念地、中共宜溧县委、宜溧县抗日民主政府办公驻地、三洲实业中学旧址、汤松林、王瑛烈士墓等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的保护与利用,提档升级,同时对新四军后方医院、藏兵洞、军械所等一批红色遗址进行实地调查、登记、建档,将其中保存完整、历史价值较高的文物点报请市政府公布为下一批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二、进一步优化研学精品线路。全面梳理我市红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积极筹备太华山革命烈士陵园、红色文化讲习所等红色旅游点,将太华红色历史遗存串联起来,打造太华新四军红色文化片区,以邵氏宗祠为中心,联合东坡海棠园,打造和桥太滆湖红色旅游片区。依托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将零散的红色文化基地纳入旅游研学考察点,优化红色研学线路,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供给,传承红色基因。

三、进一步营造红色旅游氛围。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结合当下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合作,通过策划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开设专版专栏、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广泛宣传红色旅游的新成果、新亮点。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扩大宣传推广,切实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不断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为载体,跟踪并服务好大项目建设,将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教育基地纳入全域旅游地图范围,配套全域旅游智慧导览,指导旅游厕所管理提升,会同住建、交通等相关部门,建议策划建设全市风景道体系,沿途设置旅游驿站、旅游厕所、停车场、观景台等,将全域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为“红色+绿色”旅游新业态做好配套。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陈瑶,联系电话:879865370。

 

 

 

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1年6月5日

 

 

 

 

 

 

签  发:蒋干达     承办:陈瑶      邮政编码:214206

抄  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份),市政协提案委员会(2份)。

答复时间 2021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