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1-08-02 15:39:48    浏览次数:12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4175 生成日期 2021-08-09 公开日期 2021-08-09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议案
关键词 提案,建议,行政 分类词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民进宜兴市委员会第五支部
标题 关于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建议内容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市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成效显著,成功探索打造了杨巷镇稻米一二三产融合体,实现了传统农业的高效化。但原料基地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监管全程化、生态优良化、经营产业化的创建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提升。 为此,建议抓住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契机,进一步建强农业产业园载体,加快提档升级,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一是强化对产业园区的政策扶持。在规划引领、建设管理、用地政策、标准编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化政策上的扶持、管理。 二是突出产业园区的产业特色、产业带动。发挥区域、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园区的示范引领。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增值。推行标准化技术的落实应用,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方式,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实现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增值,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区。 四是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我国的劳动教育实践及研学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通过田间特色课程满足学校及都市家庭兼顾“玩学一体”的出游出行要求,通过农产品和田间体验课程消费的相互转换,实现亲子教育为基础的123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加强人才专家队伍建设。健全人才管理的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地科技支撑,建立推行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局
答复内容

关于市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

第76号提案的复函

 

民进宜兴市委员会第五支部

您在市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部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了“2+5”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即在提升“两大老园区”的基础上,扶持发展“五大新园区”,带动发展其它园区,几年来,一批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等现代农业园区相继涌出,引领带动了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成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无锡市级农业示范区13个。特别是兴杨农业园成功创建(已挂牌)省级示范园后,我市农业园区的建设激情推向了高潮,各级各类资金也不断的向示范园倾斜,近几年来,省、市及各类工商资本共向园区投入累计近5亿余元,相继引进了润坤牧业新建母猪扩繁与生猪养殖场、江苏绿港、碧诺环保、“田园牧歌”等多个项目。

为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园区建设步伐,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高效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下步,我们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资源整合,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助推示范园建设水平,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目标努力。

一是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园区现有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紧抓1-2个特色农产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来发展园区优势主导产业,充分彰显园区产业特色,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要达到60%以上。要围绕“杨巷大米”这个响当当的农业拳头产品,集聚优势资源,做大上游,做精下游,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主导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市场话语权。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作为主要路径。园区向深层次发展始终离不开科技创新这条捷径,不仅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农业四新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更要加强管理机制创新,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园区运行管理、长效投入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有效路径,进一步强化要素领取,营造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各类乡村人才、大学生、实力派且对农有情怀人士到园区创新创业,激发园区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作为重要目标。切实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种子种苗繁育、冷链物流、示范培训、质量监测、电商信息等服务,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构建起以园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适度扩张产业辐射规模,打造成为本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区。

四是坚持长效管理作为稳步推进。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管理,必须有一套管理的制度,有一支管理的力量,有一系列完善的组织机构。园区所在地不仅仅只是所在乡镇的园区,而是集中市级层面力量包括资金,土地政策等给予支持。集中优势,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在获得各项资金支持的同时,我局去年又追加了600万元的园区建设专项经费。进一步聚集各类资源融合发展,真正使市级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政策,让优惠的政策成为投资主体的诱惑,激发投入热情。通过多方力量整合的资源,自然形成管理能平稳,资金有保障,园区发展可持续。

五是打造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民以食为生,农业也是学生需要科普实践的知识内容之一,农业园区就是最好的展示平台,要面向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展示我市农业先进科技成果,为中小学生提供全方位课外互动体验活动。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走进基地,详细了解播种、育苗、栽培、加工等各农业生产环节流程,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习性等科学知识,亲身体验到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等农业文化,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六是强化技艺传承助推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振兴人才能力建设,大力实施“传帮带”工程,鼓励名师大家培育青年人才°整合线上线下多种资源,综合运用 乡村振兴人才大师工作室、乡村振兴导师团、乡村振兴人才技能 技艺大赛等多种渠道,不断提升乡村振兴人才技能技艺水平。进一步强化引领示范,充分运用“陶都英才''宣传矩阵,挖掘报道乡村振兴 人才先进典型,讲述乡村振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充分展示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新形象、新风采,营造“人人皆可成 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何日伟,电话:87951078。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9日

 

 

 

签发:潘 峰      承办:何日伟      邮政编码:214206

抄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自然资源和规

划局、组织部。

答复时间 2021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