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加强管理和扶持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1-08-02 15:39:51    浏览次数:270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4103 生成日期 2021-08-06 公开日期 2021-08-06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议案
关键词 提案,建议,行政 分类词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加强管理和扶持的建议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政协杨巷镇工作委员会
标题 关于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加强管理和扶持的建议
建议内容 宜兴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作为全市唯一一家首批创建省级农业示范园的园区于2017年10月正式开始启动建设,目前,诸多示范园项目建设已投入近1.5亿元,杨巷镇配套财政资金投入6000余万。当前,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的基础、规模和形态已日趋完善,正在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中迸发新的活力,在无锡乃至全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前市相关部门也正在以杨巷镇为实施主体,申报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及江苏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些国家级和省级农业园区的创建必将带动宜兴的现代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乡村振兴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照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和省农高区创建标准,园区建设还有很多短板急需完善和补齐,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园区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扶持: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在宜兴市级层面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形成上下联动,互相协调的工作格局。 2、加快平台搭建。建议在市级层面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市编办给予一定的编制,解决园区创建和项目实施中的协调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3、加强资金扶持。建议市财政局研究并落实市级资金扶持配套政策,在国家和省级财资金之外,在市级层面也要配套专项资金。 4、强化要素保障。建议市发改、国土、农业、科技、生态环境等部门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在园区项目审批、人才建设、建设用地土地规划指标和设施农用地审批上给与政策倾斜。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局
答复内容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第53号提案的复函

 

政协杨巷镇工作委员会

你会在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加强管理和扶持的建议”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科技局、编办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了“2+5”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确定市级7大重点园区,制订了有效推进措施,并重点扶持打造了杨巷兴杨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几年努力,园区相继涌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农业项目,引领带动了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成功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各级各类资金也不断的向示范园集聚。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园区共吸纳各类工商资本累计6.5亿元,相继引进了年出栏10万头生猪润坤牧业生猪养殖项目、建中食品葱油饼生产扩建项目、江苏绿港工厂化育苗、种植项目、碧诺环保有限公司“田园牧歌”等多个项目。

为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下步,我们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资源整合,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助推示范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

一是夯实产业振兴基础。充分利用园区现有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紧扣粮油、蔬果、水产主导产业,积极对外招商招智,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业品开发深度广度,打造全产业链,扩大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围绕“杨巷大米”拳头产品,集聚优势资源,进一步做强做精稻米产业,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市场话语权。鼓励优质产业优先发展,按照杨巷镇城镇规划、宜兴市现代农业“十四五”规划,积极发挥省级示范园区辐射作用,创建“西部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对园区规划进行修编调整,扩大园区政策覆盖面。

二是拓宽创新发展路径。紧扣科技创新,占领科技高地。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农业“四新“成果,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对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管理机制创新,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园区运行管理、长效投入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有效路径,进一步强化要素引领,营造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各类乡村人才、大学生、实力派且对农有情怀人士到园区创新创业,激发园区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扩大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种子种苗繁育、冷链物流、示范培训、质量监测、电商信息等服务,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构建起以园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适度扩张产业辐射规模,打造成为本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区。

四是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下一步要瞄准国家园区的建设标准,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级层面国家级园区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全市各部门共同参与园区建设。要强化政策导向,立足园区功能布局,研究制定园区发展扶持政策,集中市级层面资源要素力量,包括资金、土地政策等给予支持。

五是要集聚园区发展资源。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集聚强农惠农政策措施,集中优势、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支持园区建设,加大在产业项目招引、配套设施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配备以及市场联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积极对上争取,充分用好土地政策,确保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指标,有效解决园区建设用地需求。探索完善金融支持农业园区的途径和办法,加强涉农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养殖户的融资对接,不断加大“三农”信贷扶持力度。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何日伟,电话:87951078。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9日

 

签发:潘 峰      承办:何日伟      邮政编码:214206

抄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发改委、财政

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编办。

 

答复时间 2021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