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提供品质服务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1-04088 | 生成日期 | 2021-08-04 | 公开日期 | 2021-08-04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 | 文秘工作 | 体裁 | 议案 |
关键词 | 提案,建议,行政 | 分类词 |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提供品质服务的建议 |
案别 | 市政协提案 |
主提人 | 夏益池 |
标题 | 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提供品质服务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今年市“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强劲态势的要求和“强力攻坚突破、强势开局起步”的主旋律、总基调。 太湖湾科创带是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合作体系,协同联动沪苏浙皖“环太湖”城市群,共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建设,全面建成“拥湖生态标标区、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新兴产业策源地、科教智力集聚地、创业创新首选地”,为长三角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太湖科创带的规划与建设将是我市以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确保以上战略的基本保证和有力支撑。 市委封晓春书记针对精准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启动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高质量完成180条河道整治任务,建设41条美丽示范河湖,深入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完成5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提高村庄污水治理覆盖率。加强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构建31个考核断面、18个板块交界断面全覆盖的网格化水质监管体系。 1、进一步明确太湖保护范围 2、实施环太湖防护林、人工湿地更新改造,提档升级样板工程 3、开展太湖防护林、湿地生态功能长期定位监测 4、盘活沿太湖村庄、工厂的建设用地 |
承办单位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答复内容 |
关于市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 第11号提案的复函
夏益池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提供品质服务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宜兴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建设太湖湾科创带是无锡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宜兴环太湖区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在积极推进治太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市政府已将太湖水域部分纳入国家生态红线进行保护;沿太湖陆域部分尤其是S230东侧区域,作为太湖重要保护区已基本纳入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进行保护。 二、近年来已做的工作 目前,我市已完成长江流域湖泊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对698户渔民全部签约并退出捕捞;对沿太湖3公里缓冲带水产养殖进行全面清理,缓冲带内1.25万亩鱼塘退出渔业养殖;对太湖一级保护区内665家畜禽养殖场全面关停;对湖滨路以东区域全面实施水改旱,不再种植水稻;S230以东、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两侧500米范围内,对有条件的区域营造太湖防护林30000余亩,退渔建湿3000余亩。 近年来,我市在环太湖防护林、人工湿地更新改造提档升过程中,完成了八房港湿地保护修复、林湿共建试点工程;太湖外围芦苇湿地恢复工程;周铁镇竺山湖湿地公园工程。新庄街道通过建造前置蓄水净化库、微动力强化稳定塘、植物生态净水渠、原生态风光芦苇滩,生态涵养观光湖、水上环保农业示范田,实施了社渎港湖滨生态湿地建设示范工程;丁蜀镇通过更新种植榉树、枫香、乌桕、中山杉等对太湖防护林的杨树林实施了林相改造。这些为后续宜兴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发展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关于太湖保护范围问题。严格按照管控要求对国家生态红线范围内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纳入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原则上不得开展有损主导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和调整。 2.关于环太湖防护林、人工湿地更新改造提档升级问题。我市沿太湖岸线总长42公里,太湖大堤内侧地理环境复杂,地势低洼,社情民意差异大,工程建设任务重,投入资金匮乏,考虑到当时实际情况,计划第一步以吸收土壤氮磷,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涵养水源为目的,在注重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本着节约投入,在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湿则湿,通过人工造林,自然恢复人工促进退渔建湿,确保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 3.关于开展太湖防护林、湿地生态功能长期定位监测的问题。环太湖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目前开展的有水利部门建立的陆域常态化巡查、水域阶段化巡查、无人机全覆盖巡查相结合的“水陆空”联合巡查模式;生态环境部门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固废治理和土壤环境等方面实施监测,为宜兴太湖湾科创带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关于盘活沿太湖村庄、工厂的建设用地问题。严格根据《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盘活沿太湖村庄、工厂的建设用地必须严格遵循国土空间规划,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科学有序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质量和效益。市委市政府正在推进宜兴市太湖湾科技创新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制定高于“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建设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黄晔春,联系电话:87669930。
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6月14日
|
答复时间 | 2021年06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