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人大建议结果公开

关于扶持本土企业提高工业软件标准化及智能应用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1-08-02 15:32:42    浏览次数:115016271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4083 生成日期 2021-08-04 公开日期 2021-08-0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议案
关键词 提案,建议,行政 分类词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扶持本土企业提高工业软件标准化及智能应用的建议
案别 市人大建议
主提人 杜南平等4人
标题 关于扶持本土企业提高工业软件标准化及智能应用的建议
建议内容 随着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传统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加速转型。为了实现工业产品生产制造的全流程监管和产品质量的在线监测,规模型企业纷纷加深了与工业软件服务商、信息技术支持商的合作。但是,要想在制造型企业中迅速实现工业软件和5G技术的全覆盖,依然存在很多阻碍和困难。比如,工业软件、5G技术的长期投入需要较大的资金保障;工业软件标准的本土化创新也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指导和支持。这样,才能增强率先开展工业软件标准化及5G智能应用工作的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决心。 建议我市相关部门能就扶持本土企业提高工业软件标准化水平及5G智能应用程度,出台相关的指导政策及优惠政策,帮助本土制造型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制造和智慧生产,促进本土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承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内容

 

 

 

 

 

 

 

宜工信函字〔2021〕28号

 

 

关于市人大十七届五次会议第147号

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复函

 

 

杜南平、钱利荣、张建康、沈一舟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七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扶持本土企业提高工业软件标准化及智能应用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在“关于扶持本土企业提高工业软件标准化及智能应用的建议”的提案中,以智能制造助力实现本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工业软件水平和加快5G技术应用为重点,从加大政策扶持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驱动下,智能制造和已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我市紧跟步伐,抢抓机遇,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1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4个,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项目)4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工业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2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36家,省星级上云企业69家(其中:三星级19家,四星级47家,五星级3家)。

二、主要工作举措

1、积极建立项目培育库对照国家、省级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和宜兴市高质量发展政策,通过工业投资项目表、秋洽会签约、调研等渠道获得项目信息,并积极走访各乡镇和企业,实地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发掘和储备一批优质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能制造项目,为后期智能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项目及荣誉的创建和相关政策制定做好前期准备。

2、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撬动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项目建设。一是认真落实政策扶持,对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度高质量发展政策中智能改造、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等项目的资金兑现,去年共为109家企业共计兑现扶持资金2917.6万元,企业数与资金总量较上一年度分别大幅增长240.6%、237.6%。二是帮助企业对上争取,大力发掘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各级各类荣誉和项目,去年累计帮助企业争取到各级各类专项资金3580万元,其中远东控股获得省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是国内电线电缆行业首家开展此类项目建设的企业。

3、着力构建服务体系。智能制造的水平提升,离不开服务生态的构建。一是引进优质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去年中软国际云上软件园苏南创新中心成功落户,将为我市广大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二是大力培育本地服务商,引导智能装备企业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商拓展延伸,去年力维智能装备成功入选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成为我市首家取得该项荣誉的企业。

4、切实做好企业辅导。一方面通过企业走访、培训会宣讲、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等方式,加强数字化转型相关前沿知识的普及推广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另一方面主动联系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等智能制造等权威机构专家与项目建设企业对接,以打造行业标杆为目标,对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推进等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强化项目跟踪、提升建设水平。

三、下阶段工作方向

1、继续做好政策引导。对标周边先进地区,吸取先进的发展经验,立足我市产业实际,重点针对我市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编制出台宜兴市数字经济专项政策,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为重点领域,围绕支持项目建设、打造示范标杆、提升本地服务等方面,适当降低政策门槛,加大扶持力度,全方位促进我市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2、提供免费诊断服务企业开展数字化建设,摸清家底是第一步。今年起,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遴选一批优质诊断服务机构,每年为200家左右工业企业提供免费的智能制造及工控安全诊断服务,出具诊断报告书,让企业了解自身在行业内数字化发展的水平同时,提供智能化改造提升的可行性方案。此外,强化政策跟进措施,对采用诊断报告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并成功创建标杆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提升诊断服务工作的有效性。

3、大力培育服务机构一是积极引进优质服务商,针对我市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阶段,以举办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为契机,力争一批优质的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落户宜兴,为我市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优质的诊断咨询、改造提升、转型赋能等本地化服务。二是大力培育本地服务商,培育适应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的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平台对要素资源的集聚效应,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中软国际云上软件园苏南创新中心实现本地化服务,加强“政企通”等平台的推广,并不断拓展平台应用领域,为实现“宜兴智造”赋能。

4、积极打造行业标杆。把推进智能制造与产业链工作相结合,在每个产业遴选2-3家优质骨干企业,围绕重大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力争在几年内创建一批具有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的智能车间、标杆工厂,并形成成熟的、可复制的智能化转型发展模式,以点带面,为行业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学习、可参考的发展经验。此外,加强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等权威机构的交流合作,结合宜兴产业实际,探索建立宜兴市智能制造创新体验中心,搭建为广大企业认识和实施智能制造提供信息咨询、场景展示的公共服务平台。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张文韬,电话:87992901。

 

 

                            宜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5月11日

 

 

 

 

 

 

 

签发:李长青      承办:任卿颜      邮政编码:21420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委(2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1份),新街街道人大(1份)。

答复时间 2021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