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北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展示宜兴城市新形象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1-04076 | 生成日期 | 2021-08-06 | 公开日期 | 2021-08-06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 | 文秘工作 | 体裁 | 议案 |
关键词 | 提案,建议,行政 | 分类词 |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关于城北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展示宜兴城市新形象的建议 |
案别 | 市人大建议 |
主提人 | 宗伟刚等3人 |
标题 | 关于城北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展示宜兴城市新形象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
承办单位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答复内容 |
关于市第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40号 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复函
宗伟刚、吕建强、陈星华代表: 你们在市第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城北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展示宜兴城市新形象”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目标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尤其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全国将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旧城更新”成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诚如代表们所提,目前城北地区整体形象以及功能品质都相对落后,不符合城市整体均衡发展的格局。近年来,我局高起点开展了多项规划编制工作,致力于进一步改善城北地区人居环境,展示宜兴的城市新形象。 根据城北片区现状和发展需求,2019年委托同济大学团队编制《宜兴市宜城街道城北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以“拆低效用地、改老旧厂房、留绿水生态、建文化活力、增品质生活、创经济增长”六大理念为引领,通过完善配套、创新产业、提升品质等城市更新策略,重新审视并整合现有优质资源,破解当前矛盾,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型思路和实施路径。同时,本规划特别针对人民路沿线1.6平方公里的启动区进行深入设计,在人民路北侧规划有全民健身中心,以及大型公共绿地,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我市城北的形象展示区。 2021年初,我局编制完成《徐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对片区现状情况的深入分析,基于潜力地块改造,优化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承载和服务能级。进一步完善了文体设施、医疗资源、教育资源配备,着力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民生服务,提升城市品质。通过构建连续的滨河绿地、增补邻里口袋公园和袖珍绿地,补足社区绿地配置。充分挖掘存量资源,盘活利用“边角料”,完善健身、养老等生活服务配套,打造城北区域的“金角银边”。 目前,我局正在加快推进《巷头路以北地区城市更新与设计》编制工作,该项目为无锡市2021年度城市更新工作目标任务。该规划从问题导向出发,在区域层面系统制定城市更新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片区更新的动力,更加追求“有效益”,如片区内“产业提档升级、低效用地腾挪、零散用地整备开发”等,不仅补足配套功能,更升级了功能业态,不仅提升空间品质,更打造了空间新意境,推动城北地区更新改造、品质提升工作。 同时,我局正在着力推进《宜兴太湖湾科创带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重点对全市各类科创载体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特色定位及交通联系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初步形成全市科创载体规划一张图。其中,芜申运河北侧、庆源大道南侧部分地区位于本次规划中的东氿创新圈,属于经开区智造谷的一部分,将依托增量和存量更新用地,聚焦中外合作特色功能,融合周边校区、社区、景区,嵌入各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的产、城、人相融合的宜居景观区域。 在实施工程方面,根据2021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今年在城北区域内已开工建设无锡外国语学校周边道路及景观配套,徐坝地块路网建设也已在计划中。同时,还将建设芜申运河风光带,打造漫步休闲、活力游憩、健步乐跑、生态公园、自然亲水等一体的滨水空间。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满意度,丰富空间形态,展示宜兴城市新形象。 下一步,我局将不断总结规划编制经验,进一步提高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对城北区域进行高水平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品质,让老城区绽放新活力。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章丽燕,电话:87669923。
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6月20日 |
答复时间 | 2021年0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