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台专门扶持政策,促进化纤纺织行业升级发展,打造产业集群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1-04051 | 生成日期 | 2021-08-04 | 公开日期 | 2021-08-04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 | 文秘工作 | 体裁 | 议案 |
关键词 | 提案,建议,行政 | 分类词 |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关于出台专门扶持政策,促进化纤纺织行业升级发展,打造产业集群的建议 |
案别 | 市人大建议 |
主提人 | 沈勇等2人 |
标题 | 关于出台专门扶持政策,促进化纤纺织行业升级发展,打造产业集群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
承办单位 | 发改委 |
答复内容 |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9号 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复函
沈勇、郑旭东: 你们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关于出台专门扶持政策,促进化纤纺织行业升级发展,打造产业集群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委会同市工信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我市化纤纺织产业基本情况 化纤纺织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人才、政策、金融等多种渠道,助推化纤纺织行业不断壮大规模,2020年,全市95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36.8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产值3.9%;实现利税总额为6.4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利税总额2.5%。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18家,累计实现销售104.75亿元,占行业总额的75.44%,其中宜兴新乐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无锡索力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分别占全市行业总额的10.65%、14.65%、7.73%。去年受到国际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需求不足、订单下降,企业经营遭遇重大挑战。不过随着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以及疫苗的研制和使用,全球经济引来拐点。2021年1-2月,我市纺织进出口0.8亿美元, 同比增长33.5%,占全市总量的10.5%。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多种政策,坚持“一镇一特”、“一镇一品”,大力鼓励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向高精端方向发展,着力打造一批“金牌”产业集群。化纤纺织产业在我市新建镇、和桥镇、西渚镇形成了一定的集聚,尤其是新建镇化纤行业发展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兴起,集合了化纤行业的聚合、纺丝、织造、染整等整体环节,形成了一道完整的化纤产业发展链条,并被授予“中国化纤纺织名镇”的称号。 二、已做工作 1、推进产业集群发展。2018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明确新建镇工业集中区四至范围的通知》(宜政办发〔2018〕27号),确定了新建镇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定位:依托中国化纤纺织名镇优势,加快打造以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化纤纺织产业为重点、特色轻工机电产业为补充的专业工业园区。近年来,我市围绕这一定位,对标行业高端,找准薄弱环节,从项目招引、政策制定、审批环节等方面发力,推进华亚化纤、索力得科技等项目建设,促进化纤纺织产业优质、集聚发展。 2、制定扶持激励政策。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目前正在实施的主要是“高质量发展意见”和“产业扶持资金实施意见”。“高质量发展意见”是我市“面上”的奖补政策,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重点支持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企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资本经营、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发挥政策导向、杠杆、激励作用,全面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扶持资金实施意见”重点关注重大项目建设,对投资体量较大,推动经济发展作用明显等项目,从土地、设备、地方经济贡献等方面给予扶持。2018年以来,“高质量发展意见”中,对化纤纺织企业设备投入奖补资金达675.5万元;2019年索力得科技三期项目获得“产业扶持资金”2535.04万元。 3、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立足现有企业做强做优,鼓励化纤纺织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产品品质、发展节能循环经济。2018年索力得科技争取无锡市级引导资金855万元,2020年推荐华亚化纤获得省级转型发展资金2240万元。骨干企业华亚化纤集团,经过几轮高端化技术改造,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双组份复合纤维生产基地,索力得科技涤纶工业丝产量在全国排名靠前。 4、引导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梳理行业高端科技人才资源,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着力拓展化纤纺织行业政产学研合作网络。目前,我市化纤纺织行业已成功申报无锡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家,其中华亚化纤、索力得科技已成功创建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0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达成共建顶尖人才创新中心、建立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加强产业化高端人才智力共享等合作意向,其中共建核心为陈文兴院士产业用纤维创新中心的建设。加强推进企业商标注册、知名品牌、产品认证工作,指导企业进行产品国际认证,迈克斯纺织等企业申报并获得了OKEO-TEX纺织品认证,获得了国际客户的认可。 5、成立产业链强链专班。去年以来,全球疫情对化纤纺织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劳动力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销售不畅,企业效益明显降低,我市超三分之二企业营收同比下降,超半数企业利税总额降幅达两位数。严峻的形势,也让我市反思对化纤纺织产业的扶持工作。去年底市政府出台了《宜兴市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专项工作方案》,聚焦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链,聚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重点产业链造链、强链、补链、延链。我市确定的十大重点产业链中,化纤纺织也为其中一条,围绕确定十条重点产业链条,化纤纺织也列为重要一条,市级成立专班,围绕做强化纤纺织产业链,从开展现状调查、梳理短板及关键环节、研究产业链图谱、制定专项政策等方面入手,促进化纤纺织产业发展。 6、搭建市场拓展平台。扎实推进“六稳”“六保” 各项工作,举办“出口转内销”相关活动,帮助纺织企业渡过难关。市商务局、海关、税务、外管等涉外部门开展联动走访,对乐祺纺织、舜昌亚麻等重点纺织外贸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倾听企业诉求,会商协同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出口转内销”,在八佰伴举办首届出口转内销展销会,三天展期实现成交额50多万元,重点纺织企业依靠展销会扩大了知名度,有效拓展了市场。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建立宜兴市“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我市化纤纺织企业提供法律、税务、投资等咨询服务,通过海外布局提升企业应对风险能力。 三、下阶段工作 1、强化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强化规划引导,提升产业集中度。依托产业链图谱、招商目录,加大双招双引,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重点对接大企业集团,招引产业鼓励类、效益型项目,壮大产业集群。着重支持新建“中国化纤纺织名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开展集中区提档升级,腾退低效用地企业,为新项目入驻腾出发展空间。强化基础投入,提升集中区承载能力。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循序渐进、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运转良好、管理科学的基础设施体系。 2、着力创新驱动,增强产业品质。加大引导我市化纤纺织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引进国外先进装备、纺织技术,推动产品迈向高端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掌握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努力将化纤纺织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大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加快筹建江苏索力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产业用纤维创新中心”,推进陈文兴院士团队引进工作,力争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产业用纤维科技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人才集聚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围绕化纤纺织行业提档升级,设置“揭榜挂帅”专题攻关项目,着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合力推动化纤纺织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发展。 3、加快智能改造,提升装备水平。以现有智能车间、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为例,加大政策支持,引导现有化纤纺织企业加大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智能制造诊断,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产品质量。指导企业创建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速实现数字化生产、管理。同时,强化新型智能化节能装备与技术的推广应用,突破企业节能降耗瓶颈,着力提升企业清洁生产和减污增效的水平。 4、深化产业链工作,实现精准定位。继续深化基础研究,进一步开展产业链基础研究,持续摸排产业链骨干企业、核心技术、主导产品、质量品牌、重大项目、重点平台等基本情况,对产业链进行分析研判,实现产业精准分析和定位,提出供应链稳定的意见建议。通过重点外贸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平台,强化对产业链企业的服务。 5、加大政策支持,激励企业发展。以精准扶持重点、提升资金绩效为出发点,剖析我市化纤纺织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台更有含金量、更富吸引力、更具实效性的政策意见,重点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工作等方面,加大重大项目招引,促进项目快速推进,以此激发企业投资热情和创新活力,助推化纤纺织产业发展。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钮丽云,电话:87981448。
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31日 |
答复时间 | 2021年0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