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人大建议结果公开

关于推动“宜兴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1-08-02 15:33:14    浏览次数:44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4043 生成日期 2021-08-06 公开日期 2021-08-06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议案
关键词 议案,建议,行政 分类词 文秘工作,行政事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推动“宜兴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案别 市人大建议
主提人 汤卓敏
标题 关于推动“宜兴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今年受疫情影响,虽然茶叶采摘成本上涨,市场营销等比往年要 “难”许多,但从实际运营来看,疫情对于品牌知名度高、产品风格独特、 客源消费能力强的茶企影响不大。2020年疫情突发期间,正是春茶上市时期,乾元茶场加大线上推广力度和小程序商城建设力度,通过直播和短视 频带货,弥补了线下销售的困难和不足,取得了不错成效。为此建议: 1、增强“宜兴红”茶业品牌信心,加强“宜兴红”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及推广力度,合力打造“大品牌”,做大影响力,带动宜兴茶产业从业者和农户真正受益。 2、创新“宜兴红”知名度和销量提升新办法、新举措。建议宜兴茶产业可以转变推广思路,结合时下最热门的短视频自媒体平台,达到宣传和带货两大目的。同时,对于在这方面取得成效的、有带动性、可复制性的企业,或其他提出有建设性、实际可操作性方案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带动中小茶企一起学习新媒体、拓展新思路、传播新经验、提升新销量。 3、突出品牌地域化建设层次、质量和水平,改变过去茶企“单打独斗”方式,改为“抱团取暖”,从生产、管理、技术、三产融合等多方面 考虑,做大“宜兴红”茶产业品牌,这一点,在当前受疫情等影响经济低迷时期,尤其具有深远意义。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局
答复内容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6号

建议的复函

 

汤卓敏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动‘宜兴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市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宜兴是江苏茶叶面积最大、干茶产量最多的县级市,茶产业是宜兴的传统优势产业,更是富民产业、绿色产业,也是宜兴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红茶热”的兴起,“宜兴红”茶产销两旺、蒸蒸日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乘势而上,倾力打造了“宜兴红”区域公用品牌。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18年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宜兴红”茶在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此,我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创建公用品牌,强化授权保护。先后打造了“阳羡茶”、“宜兴红”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并都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分别有21家和33家规模茶企许可使用“阳羡茶”“宜兴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颁布实施了2个区域公用品牌的管理办法,明确区域公用品牌的管理与保护,规范品牌、商标、包装等使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并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品牌保护联动机制,依法查处违法侵权行为。

二是严格标准管控,保障产品质量。积极引导茶企加大基础设施、生产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打造了一批基地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车间整洁明亮、安全规程有保障的现代茶企。2019年修订并实施了《阳羡雪芽茶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地方标准。2020年《宜兴红茶生产及质量分级技术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获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目前,标准制定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建设了红岭、项珍、盛道、岭下和南山坞5家部级园艺作物(茶叶)标准园,乾元和珍香2家省级园艺作物(茶叶)标准园;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7万亩。

三是开展宣传推介,争创品牌荣誉。2020年承办了江苏省第十九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和首个国际茶日江苏主场活动;宜兴红(茶)茶入选江苏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宜兴红”“阳羡茶”双双获评首届无锡市十大农产品品牌;“乾红茶文化休闲体验园”和“兰山茶园”被授予江苏省种植业“百园荟萃”十大生态茶园;3个阳羡茶制作技艺工作室入选第一批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师工作室(培育点)。今年开展了兴兴向农•无锡农业品牌故事“悦享江南春  慢品宜兴红”网络直播和第二届“宜兴红”杯名特茶评比活动。当前,我局正在积极推进宜兴红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宜兴阳羡茶文化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组织茶企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和承办宜兴市首届乡村振兴人才技能技艺(茶叶加工工)大赛等几项重点工作,致力于打造茶品牌、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产业高质高效。

四是融合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发挥宜兴茶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将茶与壶、旅、养、禅等元素的融合,开展了“茶禅四月到宜兴”、“壶抱宜兴红 阳羡新茗会”等茶事活动;发展茶园生态旅游,鼓励茶企利用资源优势,开发集游客参与度高、体验性强、融科普文化于一体的茶旅产品,延长产业链。2020年,茶洲筑梦和乡村采风两条“田园牧歌”茶旅线路获评江苏省精品茶旅路线,今年我局申报的“茗园叠翠 星火燎原”茶旅路线已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为进一步促进宜兴茶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下一步,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树立质量兴茶理念。传承发展名优茶加工技艺,弘扬工匠精神,将传统优势与现代制茶技术融合,加大满足消费需求、体现宜兴特色产品的生产;强化标准意识,积极开展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标准推广普及,鼓励开展质量认证,以标准促品牌,以品牌带产业;继续推进宜兴红茶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确保今年通过验收;始终将产品质量作为产业的“身份证”和名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二是着力培育现代茶企。引导工商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先进要素流向茶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提高产业的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以效益为纽带,把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茶农“绑在一根绳上”,共同提升产业价值。依托政策,鼓励和支持茶企加强新品研制、市场开发、品牌建设,增强市场扩张能力,不断提升茶叶的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是开展品牌宣传推介。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组织茶企参加茶事活动,以活动促宣传,以活动扩影响;加大微信、抖音、直播带货等“云推介、云销售”新型线上自媒体营销平台建设,营造宣传攻势,拓展消费受众;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依托,积极争创品牌荣誉;继续推进宜兴红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工作,确保今年通过。通过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宜兴茶叶的外在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拓宽产业融合路径。深入挖掘、用足用活茶的多重功能,做好茶与周边产业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鼓励茶企拓展思路,变封闭式生产为开放式经营,努力培育以诗画茶园、茶和壶的故事、茶的文化为核心的融合产品开发,讲好宜兴故事,彰显地方特色,与多张宜兴名片同频共振,丰富茶经济,搞活茶产业,提升“软实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亮点。

以上办理情况,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徐建陶,电话:87951067。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25日

 

 

 

 

签发:潘峰      承办:徐建陶        邮编:214206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委(2份),市人民政府办

公室(1份),太华镇人大(1份)。

答复时间 2021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