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生产指导

提高栽插质量 夯实秋丰基础

----2021年水稻栽插意见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1-05-21 16:16:04    浏览次数:112903990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2703 生成日期 2021-05-21 公开日期 2021-05-2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法人,面向社会团体,面向公务员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意见
关键词 农民,粮食,技术 分类词 农业,科技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今年的水稻栽种工作即将展开,搞好今年水稻生产,夺取秋熟丰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栽种指导与服务工作,确保提高栽种质量,确保全年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夯实水稻丰产基础。

  今年的水稻栽种工作即将展开,搞好今年水稻生产,夺取秋熟丰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栽种指导与服务工作,确保提高栽种质量,确保全年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夯实水稻丰产基础。

  一、今年水稻栽插形势分析

  客观分析今年水稻栽插基础,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看:

  (一)有利因素

  1、品种布局合理。预计今年优良品种运用情况较好,将为水稻丰产奠定良好基础。据种植布局调查,预计以武运粳31号、武育粳39号等高产品种和南粳3908、银香38等优良食味品种为主体的良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3.1%。其中优良食味水稻品种面积占比预计为65.7%,为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机插占比提升。近年来,随着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的不断提升、专业合作组织的壮大以及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辐射带动,我市机插水稻稳步发展。据种植布局调查,预计我市今年机插稻面积占比提高约7个百分点。机械化栽插技术的不断推广,对减少粗放的直播栽培,提高总体种植水平,确保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具有重要作用。

  3、积极培育壮秧。今年我们及时进行了育秧工作部署,根据绿色高质高效栽培要求,做到优选药剂足时浸种,采用基质育秧、无纺布覆盖。目前集中育秧点大多配套了机械流水线播种,能实现精量匀播,采用暗化的方式,提高齐苗程度。特别是杨巷镇和周铁镇,采用(连体大棚)硬地硬盘微喷灌培育壮秧技术,用暗化的方式确保安全出苗、齐苗、匀苗,分批培育的适龄壮秧,为适时适龄移栽打下基础。

  (二)不利因素

  1、预计直播稻面积较大,制约高产稳产。根据种植意向调查,我市直播稻面积预计仍占较大比重,相对于机插稻,直播稻生育期缩短,管理不平衡性大。特别是后续多有阴雨天气,播后封闭效果较差,不利于后期草害控制,进而影响产量。

  2、预计收获腾茬后移,机插秧超秧龄隐患较大。今年因恶劣天气,小麦倒伏比例较大,且收获期雨水天气较多,收获腾茬期受影响,若还是按照以往育秧习惯,易造成“秧等田”的局面,特别是今年部分农户育秧过早,5月上旬即落谷,如不能及时收获腾茬,导致超秧龄移栽,将影响秋收产量。

  3、秸秆还田技术难把握,存在栽培隐患。收获期间天气多雨,秸秆难以翻晒离田,预计全量还田比例将会增加,同时也将影响机械还田质量,不利于泥草混合均匀,进而影响栽种质量,不利于机插立苗、直播扎根,一旦管理不当,易发生僵苗不发现象。

  二、确保栽插质量,注重一种就管

  针对今年生产实际,各地要在抢收尚未收割小麦的基础上,加强对水稻栽插工作的技术指导,提高栽插质量,为秋熟丰产丰收打下基础,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确保高标准栽插

  1、注重精细整田。要在栽前抢晴天及时耕翻,结合秸秆还田开展深耕深旋(15cm以上),严禁水耕水耙。通过旱耕晒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土壤板结程度,为栽后早发快发打好基础。对于秸秆还田的田块,应在耕翻后耙田前先上水沤田2~3天,加快秸秆软化腐解,于栽前1~2天耘田整平,待沉实后插秧。

  2、科学施足基肥。要以优质高效、节氮减排为目标,科学运筹肥料,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基肥亩用N、P、K含量为16:8:16或18:9:18的高复30或25公斤,旋耕时施用,促使肥泥混合,有栽插施肥一体机配套的,鼓励机械栽插时同步施足基肥,以减少施肥用工,促进节本增效。不施碳铵、尿素等纯氮肥料。

  3、适期适龄移栽。大面积栽期要集中在6月10~18日之间,从而确保水稻正常的生育季节,机插秧秧龄15~18天,就低不就高,避免超秧龄栽插,否则极易引起僵苗不发。栽插后要及时扒好田内沟,疏通好田外沟,修筑好小田埂,减少肥、水、药的流失,提高肥水管理水平。

  4、保持薄水浅插。栽插时要坚持薄水浅插,水深掌握在1~3厘米。插秧深度以“不漂不倒,深浅适度”为原则,以入泥2厘米左右为宜。

  5、合理提高密度。近年来,栽插密度不足已成为机插稻优势难以发挥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注重足穴栽插。机插秧行距9寸,株距要调到最小档位,不得高于3.5寸,确保亩栽足1.6万穴以上,基本苗6~7万,栽后要及时补漏补缺;手栽秧行距以7.5寸左右为宜,株距要控制在4.5寸以内,每亩栽足1.8万穴。

  (二)重视一种就管

  1、及时施好分蘖肥。在水稻活棵立苗后,结合化除及时追施分蘖肥,一般亩用尿素10~12.5公斤。秸秆还田的田块,一般要适当增施2.5公斤左右尿素,一旦稻苗受害更要施好恢复肥,施肥要根据受害程度酌情确定。

  2、做好水浆管理工作。水稻栽插前期水浆管理上要做到浅水灌溉,对于秸秆全量还田的田块,在移栽活棵后要及时脱水露田,采取反复脱水、上水的方法,增氧促根促蘖,以免秸秆腐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僵苗不发。

  3、重视直播稻的前期田管工作。一是抢季节播种,应早尽早,尽量5月底前完成播种,最迟不能超过6月10号;二是及时追施肥料,在2叶1心期亩用10~12.5公斤尿素施用分蘖肥;三是做好苗期病虫草害防治,严格按照植保部门的要求和配方,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工作,密切关注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等虫害威胁,要重视灰飞虱的防治,现苗后见绿就防,控制条纹叶枯病危害,特别是要关注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一经发现,主动上报植保部门并开展合理防治,减轻虫害危害。

  三、其它注意事项

  加强秧田期管理。一是要建立好沟系,确保能排能灌;二是使用无纺布覆盖,有农户摆盘后不覆盖无纺布,既不利于保温控湿,也无法隔离由麦田迁移过来的飞虱,造成秧苗损伤;二是科学水浆管理,出苗前不可大水漫灌,防止闷种烂芽;三是及时揭布炼苗,无纺布覆盖时间不宜过长,齐苗后即可揭布;四是施好送嫁肥,做到带肥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