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情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点工作 >  执行情况
大幅压减项目审批时间和企业开办时间

按下服务“快速键”跑出审批“新速度”

来源:宜兴日报   日期:2021-03-19 09:34:06  浏览次数:181

  眼下,作为锡宜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龙头项目——大拈花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回忆起项目审批过程,大拈花湾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虞晨记忆犹新。“当时距离计划开工日期比较紧,如果按照传统项目的审批流程,光用地手续审批就要两个月,加上其他审批事项,从立项到获准施工可能得好几个月。”虞晨说,能奇迹般地26天完成首个项目——一期太湖流域生态展示馆景观工程的报批手续,归功于市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等涉审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审批服务中放出“大招”。

  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是吸引众多项目纷至沓来的“秘诀”。项目审批作为项目落地的第一道门槛,也是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尺。虞晨口中的“大招”,是我市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而创新推出的模拟审批机制。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单涛表示,这一机制依照“提前介入、平行推进、垂直衔接、及时转换”的原则,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但有明确项目建设意向的项目,各审批部门提前介入进行实质性审查,当项目取得土地手续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各部门对模拟审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模拟转为正式。目前,这一让项目审批步入“高速时代”、为企业发展争取“时间差”的制度,已充分将创新优势转化为项目快速落地的胜势。据统计,仅2020年,全市就有总投资157.6亿元的122个项目进入模拟审批通道,同比增幅213%,平均审批时长从46天缩减到32天。

  近年来,我市把加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来抓,不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扩大模拟审批覆盖面,将房地产开发、有条件的政府投资等项目纳入模拟审批通道;加快推进“宜兴市投资项目审批平台”建设,力争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进一步保障建设项目从立项至施工许可证发放的全链条高效审批……一系列创新举措落地生根,不断加快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的速度。

  行政审批的高效便捷,不仅仅体现在工程项目审批的提速增效上,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也不断向活力迸发的市场主体延伸。“没想到这么快就领到证照,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日前,我市一家新开设的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向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连连道谢。原来,当天,该负责人在递交完申请材料后,便立即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目前,在市行政审批局,通过“证照联办”新模式,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就可同时拿到相应的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破解了“准入不准营”难题。去年以来,我市通过该模式办理的民办教育机构和劳务派遣企业近百家。

  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局充分发挥市场准入领域事项集中优势和专窗集成服务效应,不断提升市场准入的便利化。线上推广使用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推动“工商注册、印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事项”可网上同步办理。去年以来,我市新增内资企业超10000户,目前企业全程电子化申报率达93%。同时,线下设立企业开办专区,提供开办企业咨询、导办、帮办服务,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眼下,企业登记时间已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缩短到0.5个工作日。日前,我市还推行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服务,预计每年将为新开办企业节约300余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给创业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