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城市管理局
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力指导下,市城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城管执法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的执法和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城管工作氛围。现将我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法治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选优配强法制机构人员,保障法治工作经费,严明法治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队伍,为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加强法律学习。采用党委中心组、城管大讲堂、案例分析会、封闭式集中培训等方式组织全局人员认真学习《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 专题研究行政复议诉讼案例,推动工作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二、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管理。推行严管重罚。坚持“严管重罚,以罚促管”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秩序提档升级。全年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6222起,简易程序案件11087起,违法停车案件141605起,查扣营运车辆41辆,捕捉流浪犬1300多只,一大批市容顽疾得到遏制,成效显著。开展春雷行动。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春雷行动”,集中对城市管理领域“小微违法行为”进行查处,重点治理占道经营、违法建设、违规广告、损绿毁绿等行为,共纠正店外占道经营9256起,取缔流动摊贩6255起,清理乱张贴乱涂写5747起,清理卫生死角4746处。规范渣土运输。制定《宜兴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组织建筑垃圾运输设卡检查行动,查处无证运输、抛撒滴漏、带泥行驶、乱倾倒等违规行为,通过对建筑垃圾运输的严管严控,确保工地出入口及沿途道路干净整洁。规范沿街店面装修围挡设置和文明施工行为,严格推行垃圾袋装化和日产日清标准。城区共组织设卡检查55次,查处建筑垃圾违规运输621起。维护停车秩序。加大违法停车执法查处力度的同时,会同城建文旅集团,充分挖掘城区停车资源,排查、调整、优化、出新停车泊位、挡车杆、阻隔石球等专用设施620余处,施划出新机动车位8200余个、新增机动车位1690个、非机动车位线2900米、新增顺向停车标识2890个、残疾人专用停车位150余个,清理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僵尸车”11辆。强化广告监管。加强户外广告和门头设置监管,开展了无证广告、乱设广告、不规范广告整治,组织了“三乱”小广告及橱窗墙面广告专项整治,共清理乱设、破损广告3205起,清除橱窗广告6756起,拆除25米以上高空广告46处。严控违法建设。对违法建设保持高压态势,全年共拆除违建2100起、面积150142.06㎡、围墙1522.7米。出台了《关于开展宜南山区非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坚决遏制和严厉打击宜南山区非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切实保护宜南山区生态环境,规范自然资源利用秩序。实施小微执法。为着力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精致化水平,去年底我局城区中队开展了小微违法查处行动,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共查处各类小微违法行为2222起,其中乱扔废弃物638起,随地吐痰便溺168起,携犬外出不采取措施575起,犬只便溺不及时清理31起,快递外卖车违法停车810起,使城市文明理念更加普及,市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落实执行。推行三项制度。认真贯彻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法制审核制度和公示制度,明确行政处罚流程,保障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程序合法正当。130台执法记录仪投入使用,调查询问室在城区中队推广运行,案件办理行为日益规范。制定管理标准。按照“优于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的标尺,严格落实《城市管理“宜兴标准”》,分门别类明确车辆停放、沿街门店秩序、户外广告等七大类重点领域28小项管理标准,配套简明操作手册和动漫宣传广告,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向基层一线队员、沿街商家店主进行灌输传播,张贴市容环卫责任书3000余张,逐步让对标管理、遵标执行成为城市管理者和管理相对人的自觉行为习惯。强化执法联动。制定了城管法院非诉执行联动机制,强化部门之间职能联动,高效执行非诉处罚案件。积极顺应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与丁蜀镇、官林镇两个“强镇扩权”先行试点乡镇以及其他赋权乡镇建立横向协调关系,加强执法业务指导、精细管理督导工作,始终保持好全市城管“一盘棋”工作格局。
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办案水平。加强案卷审核。配备5名公职律师和5名常年法律顾问,严格对执法案卷进行审查,对案卷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提出指导意见,退回重新办理。针对不常见案件如遛狗不牵绳、营业场所噪声污染、向住宅发送广告等加大管理力度,积极扩大城管执法行为的覆盖面,执法办案种类达到70余种。规范办案流程。制定了《城市管理执法“宜兴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城管执法行为规范、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现场执法“十必须”标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执行标准以及55类城管执法案件的详细操作流程,要求基层城管中队开展执法业务和案卷制作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坚持文明执法。按照“市民公仆”执法理念,制定了《队伍管理制度汇编》,严格执行“六条禁令”规定,全面实施“四先四要”,推行“721”工作法,争取把矛盾化解于服务和管理之中。积极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发放文明养犬、禁放烟花爆竹、规范停车等方面的友情提示1万余份。
五、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城管队员封闭性集中培训5期,执法业务研判会6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1次, 举行“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2次, 以考促学、学以致用。强化社会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充分利用各种普法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举办城管执法标语展板宣传3次、设置撑牌50多处、开展广场法律咨询活动2次,《宜兴日报》专版9期10个版面,电台电视台制作城管宣传栏目3期,宜管家12319微信推送180余篇,利用路口电子显示屏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开展“少年城管学校”法制宣传1次,在住宅小区内设置宣传栏50多块,大力宣传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文明养犬、禁放烟花爆竹等方面。同时,积极参与学雷锋广场宣传活动、宪法宣传月活动、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等,深入社区进行普法宣传,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城市管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
六、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树立法治理念。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准确领会法治理念精神,深入抓好贯彻落实。坚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不断推动法治城管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坚持在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中担当作为。依法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准确定位,精准发力,依法决策。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年度工作计划, 主要负责人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过问、督办,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严格法定程序。严格执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法制机构审核把关,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的作用。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抓好制度执行。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双公示”等制度,提高行政执法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强化监督考核。身先士卒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依法行政,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完善内部层级监督,落实岗位风险防控,坚持约谈提醒抓早抓小。维护司法权威。严格按照《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规定,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尊重并执行复议决定和生效裁判。落实普法责任。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保障普法经费,落实普法责任,借助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广场宣传等方式,重点对文明养犬、禁放烟花爆竹、违法停车、违法建设、市容管理等方面进行普法宣传。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月”活动,学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认真参与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活动,开展封闭性全员培训、岗位执法比武练兵等活动,有效提高执法和管理水平。
2020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和现代城市管理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依法执法意识有待提升,队伍管理制度执行偏弱,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监督考核力度需要加大。2021年,我局将进一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要求,按照上级关于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全力打造法治型、服务型城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城市的能力。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开展学法活动,制定全年学法计划,组织开展与城管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落实全年学法时间不少于50课时的规定,培训率达100%,做到执法人员熟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配套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工作岗位工作职责、执法程序、办案流程等制度,各岗位工作职责清晰,责任明确,科学合理。严格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具体适用范围。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规范执法工作台帐,相关资料的立卷装订、归档规范、及时。
三、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做到执法主体合法,严把行政执法证件申领关。明确岗位职责,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作风拖拉、效率低下、故意刁难等情况的发生。实施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为合法、合理,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和救济权,严格实行罚缴分离制度。创新执法办案工作方式,推进“非接触性”执法工作,有效实施法院非诉执行,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信用体系建设。行政审批项目、内容、依据、对象、条件、程序、时限、申报材料和审批过程、结果及收费按规定公开,做到便民高效。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健全完善机构内部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队伍管理制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和“不敢为”的惩治机制,确保每个工作环节得到有效监督,健全重点岗位主管责任制和主办人员责任制。建立群众投诉、处理、反馈机制,落实行政执法回访制度,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违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一经发现立即查处。
五、提升普法宣传效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进一步拓展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依托城管开放日、少年城管学校、广场宣传、12.4普法宣传等活动,开展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等活动。落实面向社会的以案释法制度,通过案件分析和研判,定期发布具有典型性、规律性、苗头性的案例。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积极拓展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普法渠道。
宜兴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