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市长陈寿彬主持召开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宜兴市地方储备粮食管理实施办法》《2021年度市级投资项目计划》《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方案》《宜兴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1年宜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等。
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调节市场、稳价保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压舱石”。会议要求,全市各级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充分认清其中的重要意义;要结合我市实际,做好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积极开展对承储企业、粮食行政管理工作者等相关人员的针对性培训;要认真抓好贯彻,扎实做好地方政府储备粮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切实做到依法管储,确保政府储备粮储得足、管得好、调得出、供得上。
做好2021年度市级投资项目计划,对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做好项目平衡,优先保证一批在建续建项目、民生补短板项目、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尽早建成,尽早发挥效能;要加大推进力度,条件成熟的尽早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要做好资金保障,综合运用多种途径方式筹措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优化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落实机制,定期开展督查通报,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要做好项目储备,尽早开展研究论证,有规划性、前瞻性地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并有序滚动实施。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最新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积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加强保障服务,不折不扣落实好政策要求,切实发挥好政策引导促进作用,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更强保证。
宜兴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相关工作将为宜兴争创发展新优势、提高发展竞争力提供助力。会议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建设试验区的责任,结合部门实际,加强探索创新,努力积累经验,充分发挥特色,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宜兴经验”;要主动做好对上沟通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更多资金、资源向宜兴倾斜,持续放大试验区这块“牌子”的综合效应,并通过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开展,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宜兴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2020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继2019年后连续第二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全省PM2.5平均浓度率先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地区之一。出台《2021年宜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方案》,既是实现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年度“双达标”的必要举措,也是持续提升群众“蓝天幸福感”的有效助力。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细化工作措施,科学编制专项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落实精准防控;要加强协作联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构建大气污染全方位联防联控体系,提高治理效率和效能;要严格考核问责,建立健全大气污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评价制度,及时开展督察督办,压紧压实责任、抓紧抓细工作,全力以赴打造美丽宜兴样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获得感。
会议还听取了关于开展宜兴劳动力调查样本轮换扩样工作及其他事项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