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生产指导

狠抓春季田管 确保夏熟丰收

——小麦拔节孕穗肥施用及当前田管意见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1-02-22 13:00:18    浏览次数:431
索引号 014046317/2021-00743 生成日期 2021-02-22 公开日期 2021-02-22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法人,面向社会团体,面向公务员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意见
关键词 农民,粮食,气候 分类词 农业,气象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我市入冬后气温偏低,特别是元旦前后受两次冷空气影响,麦油大面积受冻,生长受抑,生育进程偏慢。随着1月下旬气温回升,麦油开始快速恢复生长,目前,油菜进入抽苔期,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这是搭建麦油丰产架势最为关键时期。为此,各地应针对当前麦油苗情特点,坚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狠抓田管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今年夏熟获得丰收。

  我市入冬后气温偏低,特别是元旦前后受两次冷空气影响,麦油大面积受冻,生长受抑,生育进程偏慢。随着1月下旬气温回升,麦油开始快速恢复生长,目前,油菜进入抽苔期,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这是搭建麦油丰产架势最为关键时期。为此,各地应针对当前麦油苗情特点,坚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狠抓田管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今年夏熟获得丰收。

  一、当前小麦苗情特点

  1、生育进程正常,群体正常偏少。冬前积温少、降雨多、光照少,大部分小麦田块早发不足,分蘖发生滞后,带蘖率低,单株分蘖少,进入越冬期后,气温仍旧偏低,特别是受冻害影响,小麦生育进程明显慢于常年,群体也明显偏小,叶龄和苗数均为近8年来的最低值。据市苗情哨点越冬期(1月20日)资料,小麦平均叶龄4.87叶,比上年同期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减1.6叶和0.69叶;总苗数26.16万,比上年同期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减7.52万和8.35万。1月下旬以来,气温回升快,温度偏高,2月21日最高气温27.5℃,创我市2月下旬温度历史新高,叶龄生长及分蘖发生加快。据气象资料,1月20日至2月19日期间0℃以上积温为233.4℃,分别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增52.7℃和126.3℃,期间小麦出叶2.65叶,分别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多出叶0.75叶和0.98叶;期间苗数增加12.62万,分别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增17.55万和6.12万。据苗情哨点资料(2月19日),小麦平均叶龄为7.52叶,分别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减0.85叶和增0.29叶;总苗数为38.78万,分别比上年和前十年同期平均增10.03万和减2.27万,当前小麦生育进程基本和前十年同期平均相仿,群体正常略偏少,但由于前期苗数偏少,近期新生分蘖占比大,大分蘖偏少,争足穗难度大。

  2、小麦受冻害影响大,目前恢复生长情况较好。受元旦前后两次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小麦冻害发生普遍,部分田块“冻药害”重,生长受到抑制,越冬期(1月20日)考查苗情素质为近5年来最差。1月下旬以来气温回升,农户普遍重施返青肥,小麦恢复生长快,目前小麦苗情素质与前十年同期平均相近。据市苗情哨点返青期考查(2月19日),平均苗高、假茎粗、主茎绿叶数、地上部百苗鲜重、单株带蘖数和带蘖率分别为30.6cm、0.74cm、3.86叶、457.83克、1.71个和83.53%,比上年返青期考查分别减07.64cm、减0.16 cm、减0.44叶、减185.79克、增0.28个和增3.34%;比前十年返青期考查平均分别增6.69cm、减0.10 cm、减0.54叶、增88.94克、减0.25个和减0.03%。

  3、返青肥用量偏多。据苗情哨点资料(2月10日),小麦N、P2O5、K2O总用量分别为12.7kg、2.94kg和3.67 kg,分别比上年同期增0.35kg、减0.35kg和增0.54kg,其中腊肥及返青肥亩总施用量分别为3.51 kg、0.22 kg和0.22 kg,分别比上年增加2.15 kg、0.09 kg和0.1 kg。今年冬前基苗肥用量偏少,但冬季受冻害影响后,为促进小麦生长,农户普遍使用返青肥,施用量偏多,且偏施氮肥,施肥见效快,从近期踏田看,大面积小麦苗色大多还偏深,叶色正常褪淡的田块较少,叶色褪淡田块占比约1/5,影响拔节肥的正常施用,对壮杆大穗不利。

  4、抗灾基础薄弱。一是渍害威胁。大面积麦油田块总体沟系配套较差,标准不高,排水不畅,部分田块“两头翘”现象突出,渍害隐患大;二是冻害威胁。我市春季发生倒春寒的机率较高,拔节后的小麦抗寒能力明显下降,如遇倒春寒天气,极易导致小麦幼穗冻死或幼穗受冻后变成畸形穗,将对产量带来严重影响;三是草害威胁。由于冬前土壤墒情不利,入冬后多次冷空气过境,小麦化除面积和质量都受到一定影响。据近期植保部门踏田调查情况看,全市麦田杂草达到防治标准的田块仍占三成左右,如不及时开展化除补药工作,草害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二、当前田管意见

  目前小麦开始起身拔节,正是落实高效田管措施,搭建丰产架子的最佳时期。为此,各地必须迅速掀起春季田管热潮,坚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加大宣传发动力度,以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为中心,切实打好春季田管攻坚战,确保夏熟麦油再夺丰收。

  1、因苗制宜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小麦拔节孕穗肥是指从起身拔节到剑叶露尖期间施用的肥料,是小麦一生中最为关键性的肥料,是一次当家肥。适时施足拔节孕穗肥,可提高成穗率,实现足穗、大穗,防早衰、争粒重。为确保小麦生育后期活熟不早衰,建议小麦拔节孕穗肥分拔节肥和剑叶肥二次施用,以拔节肥为主。

  (1)拔节肥施用时间和数量:小麦拔节肥应在分蘖高峰已过、群体叶色褪淡、基部第一节间已基本定长、余叶龄2.5叶时施用。针对今年小麦前期肥料施用较往年偏多,特别是腊肥、返青肥施用量较足,拔节肥可适当推迟。根据目前小麦叶龄,10月底-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可立即施肥,大面积小麦拔节肥应在2月底前施用结束。拔节肥以高效复合肥为主,一般亩施高复10.0~15.0公斤加尿素5.0~7.5公斤。

  (2)剑叶肥施用时间和数量:在施好拔节肥的基础上,应因苗施好剑叶肥,剑叶肥一般在剑叶露尖前后(余叶龄0.8叶)追施,今年大面积小麦剑叶肥预计于3月中旬施用,一般亩施尿素5.0公斤左右。

  (3)坚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拔节孕穗肥施用应做到根据苗情长势确定,因苗制宜,分类指导。对于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田块,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以防止倒伏;对于施用腊肥、返青肥数量多的田块,拔节肥也应推迟施用,并应适当减少用量,或拔节肥与剑叶肥一次性施用;对于前期肥料用量少、脱力落黄早及群体小、长势弱的田块,拔节肥应适当早施,并适当增加施用量。

  2、补施油菜蕾苔肥。目前油菜正处于抽苔期,正是施用蕾苔肥的最佳时机。还未施蕾苔肥的油菜田块应立即施用蕾苔肥,要求全面普施、重施,特别强调二次施用,以搭建好丰产架子。一般亩施15公斤高复加5公斤尿素;在施好第一次蕾苔肥的基础上,于半个月后根据苗情施好第二次蕾苔肥,一般亩施10公斤左右尿素。对于前期未施用硼肥或易缺硼的田块,应尽早补施硼肥,防止出现“花而不实”。

  3、高标准配套田内外沟系。高标准配套好沟系,是夺取麦油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俗话说“尺麦怕寸水”,小麦拔节后耐渍性降低,而我市春季降雨往往偏多,渍害发生的潜在威胁大。土壤经过冬季冻融交替后,部分沟系坍塌,田间沟系堵塞情况比较普遍,为此,各地应切实加大重视程度,集体应组织力量清理好田外沟系,确保排水通畅,并要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做好田内的清沟理墒工作,加深出水沟深度,确保沟沟相通,达到雨止田干,防止渍害发生。

  4、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一是防冻害。各地应密切关注“倒春寒”冻害对麦油生长的影响,出现低温冻害后及时逐日开展田间剥查小麦幼穗受冻程度,对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冻死率超过10%以上的麦田要及时增施速效恢复肥,一般每亩增施尿素5公斤左右,以争取动摇分蘖和后生高节位分蘖成穗,挽回产量损失。发生冻害的油菜田块可酌情补施5~7.5公斤尿素作恢复肥;二是防病虫草害。针对当前麦油重草田块较多的情况,各地要指导农户根据植保部门意见,选准药剂,力争“打早、打小”,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抢冷尾暖头,抢抓拔节前空隙,开展麦田的杂草春季化(补)除工作。同时应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以及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后期结合病虫防治重点推广“一喷三防”技术,起到防倒伏、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