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案是政协履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集聚群众智慧、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载体。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络组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紧扣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提出提案305件,经审查立案291件。一年来,在市政府和各承办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政协提案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委员们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达100%。
让每一件提案落地有声,是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市领导认真落实重点提案联系制度,积极沟通协商,提出办理意见。市政协认真研究提案交办、督办及表彰奖励等工作,通过主席会议分析研究、赴重点承办部门督办等多种形式,全力推动办理工作出成效。各承办单位积极作为,不断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办理任务,推动提案办理“加速度”“提质量”。多方联动配合,唱响了提案办理“协奏曲”。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紧抓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宜兴的建议》《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持续激发经济新动能的建议》等提案,推动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牵头研究出台了《宜兴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宜兴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办理《关于立足产业强市、培育企业隐形冠军的建议》等提案为抓手,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筑牢政策、规划、舆论基础。市行政审批局积极采纳《关于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我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关于突破园区外企技改扩能征地及项目进入限制的建议》等提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此外,《关于公安部门规范执法为企业创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议》《关于帮助企业应对监管冲突的建议》等一批提案,也为我市进一步奏响“强产业、促发展”的时代强音凝聚起智慧力量。
经济发展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改善民生上。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全市各承办单位聚力助推美丽家园建设,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认真办理《关于积极探索农房建设路径,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等一批提案,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宜兴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以办理《关于确立生态多样化水环境治理体系、推进高质量太湖湿地提升的建议》这一提案为契机,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实现了湿地修复、强化了湿地管护等;市卫生健康委、文体广电旅游局、医保局等部门积极采纳《关于定标高质量、推进健康宜兴发展的建议》等提案,推进我市健康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市教育局落实提案《关于补短板、提质量,实现初中教育高水平振兴的建议》,研究出台《宜兴市骨干教师动态管理意见》,我市学段质量监控、教师综合素养等得到有效提升……一批事关民生民情的提案,得到有效落实,向委员们和全市人民交上了“满意答卷”,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障。
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生活更富裕、更幸福、更美好。一年里,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认真落实《关于推进实施“智能交通、智慧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议》等提案,为群众营造起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市市场监管局、城管局等部门围绕《关于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共治体系,守护宜居陶都外卖食品安全的建议》这一提案,积极推动明厨亮灶、黑白名单、自查自纠等制度建设,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与此同时,《关于我市管辖外的农用车监管的建议》《关于开展我市违规占用小区消防通道专项整治的建议》等众多提案,为我市持续提升安全指数,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