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为民促发展砥砺前行谱新篇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综述
日期:2021-01-05 08:50:10    浏览次数:259

  沿着时间的轨迹,回望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人大“两个机关”职能定位,主动担当作为,服务发展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回应群众关切,圆满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作出了积极贡献。

  紧扣中心  依法履职更高效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坚持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点工作向市委请示报告,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举措的贯彻落实。

  一年来,常委会围绕我市区域一体化发展持续造势加力,专题视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听取竺山圩区域工程项目和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项目建设情况报告,督促市政府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尽快形成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宜兴方案和行动细则。聚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首次运用“执法检查+询问+评议”的模式对安全生产“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监督。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时组建了疫情防控调研组,听取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的报告,协助上级人大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并将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的代表建议列入年度重点督办建议,督促政府健全工作机制,推动疫情防控态势稳定向好。

  不断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一年来,基层人大履职体系、重大事项决定体系、预算审查监督体系、人事任免工作体系等各项人大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助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深入贯彻全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首次明确了镇街人大办公室的机构、职数和编制;指导各街道全面推行街道代表会议制度,顺利产生了首届议政代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园区、街道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暂行办法》,明确园区、街道预决算,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等内容的监督主体和程序,推动各园区、街道预算草案纳入市级预算草案,并提交本次人代会审查批准,实现全市各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全覆盖。

  强化监督  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作为监督推动者,市人大常委会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始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创新监督形式、加大监督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一年来,常委会确定产业强市建设、宜居环境优化、全面依法治市、民生福祉提升、助推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作为监督重点,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利工程建设等主题定期开展专题视察。同时,及时听取和审议相关情况报告,并形成相关审议意见、做出相关决定,增强了重大决策的民主性、合法性、科学性,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常委会专题视察了老旧小区改造、公租房建设、宜城预防保健所迁建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要求政府着力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再推进、再落实,确保各项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医疗保障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常委会在认真听取医保工作情况报告的同时,督促政府持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优化“互联网+医保”服务,强化基层医保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此外,一年来,常委会还高度关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慈善管理、物业管理等社会热点问题,认真做好人大信访工作,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激发热情  代表工作更务实

  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问题,是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价值体现。一年来,常委会坚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常委会始终把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作为保障代表权利、发挥代表作用的关键抓手。目前,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及闭会期间收到的197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满意率和落实率均创本届新高。其中5类8条重点督办建议均已落实或正在落实,农药供应体系改革等一批代表关注、群众关切、多年反复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得以破题、得到解决。

  这一年里,在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下,张渚镇人大代表之家、省庄村代表工作站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全市84个代表履职平台改造升级,平台设置和活动内容持续优化,日常管理和运行保障进一步加强,为代表履职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支撑。与此同时,出台了市代表小组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市代表小组定期开展视察调研,“助推‘强富美高’、服务选区选民”代表主题实践、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回选区进社区联系服务选民群众等活动开展热烈,代表履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