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宜兴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加大陶文化融入力度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0-04481 | 生成日期 | 2020-10-30 | 公开日期 | 2020-10-3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 | 文秘工作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建议,函,公开 | 分类词 | 文秘工作,综合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关于在宜兴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加大陶文化融入力度的建议 |
案别 | 市政协提案 |
主提人 | 史小明 |
标题 | 关于在宜兴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加大陶文化融入力度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
承办单位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答复内容 |
史小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在宜兴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加大陶文化融入力度”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宜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陶文化特色显著,拥有类型丰富、脉络清晰完整的陶文化遗产体系。《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城市主要标志色,提取紫砂壶、均陶雕花、青瓷冰裂纹等能够明确体现宜兴特色的符号应用于城市设计中。重点围绕丁蜀城区提出以下规划措施:第一,依托文化遗产廊道景观特色塑造,融入陶文化特色元素,提升绿地景观、街道设施小品的文化品位;第二,对部分老旧住宅区进行建筑整治和环境改造,打造城市重要节点、主要城市道路沿线景观,引入以紫砂为代表的陶文化元素,强化传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融入富有宜兴地方特色的陶文化景观元素,提升绿地景观、街道设施小品的文化品位。 为了将陶文化元素充分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打造“中国陶都”城市名片,我局在重大工程方案阶段,就开始考虑陶元素的融入。比如在陶都路的改造过程中,我局以陶元素的运用为主题,多次召开会议,最终确定以陶土色为陶都路的主色调,两侧路灯采用我市特有的均陶龙柱灯,生态绿桥的装饰板采用陶板。 将陶文化元素的应用体现在城市规划中,着力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是城市规划的应有之义。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将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以及今后开展的规划编制,更加注重陶文化元素应用等相关内容的融入,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规划支撑,助力宜兴打造中国陶都的城市名片。我局将以陶都路的改造为案例,积极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在城市公园建设、市政建设中融入陶文化元素,增添城市地域特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我局制作、推广的多媒体材料上,着重体现陶文化。第二、在重点工程方案阶段注重陶元素的融入。第三、邀请陶艺界的前辈、代表人士开座谈会,集思广益形成陶文化推广预案。第四、结合老城区改造,将陶文化具象化的实用品、艺术品、雕塑等融入公园、街头绿地等,植入陶文化。
|
答复时间 | 2020年0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