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在宜兴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加大陶文化融入力度的建议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0-10-30 14:18:35    浏览次数:100
索引号 014046317/2020-04481 生成日期 2020-10-30 公开日期 2020-10-3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建议,函,公开 分类词 文秘工作,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关于在宜兴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加大陶文化融入力度的建议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史小明
标题 关于在宜兴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加大陶文化融入力度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中国陶都,陶醉中国”,宜兴因陶而闻名,陶都的美誉已然成为了宜兴通行四海的响亮名片,借陶文化搭台,唱经济发展大戏的路子也为宜兴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越,特别是近年来,宜兴的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发展有目共睹。 自1988年撤县设市以来,我市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9年,宜漕路段上点亮的陶瓷龙柱路灯,夜晚灯火通明,蔚为壮观,给中外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许多土生土长宜兴人心目中的深刻烙印。去年国庆期间,陶都路沿线400多基路灯,经过改良设计,加以陶瓷龙柱的装饰,再一次从城建的角度充分展现了陶都的特色陶瓷文化,成为了宜兴的景观路、招牌路、特色路。 城市的发展与其背后的资源和环境相互作用,为了以陶为媒展示宜兴风采,提高城市品位,吸引对外招商引资,我们有以下具体建议: 1.一条陶都路虽然特色鲜明,但是略显单薄,建议根据陶都路的施工经验,因地制宜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上推广带有此类陶元素的龙柱灯,串联城市区域空间,形成陶都特色。 2.整合设计宜兴陶瓷的制作技艺,大胆创新,把陶元素实用品、艺术品应用在道路、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凸显城市特色。 3.在一些代表性的公共场所、重点厂企单位和大型固定标语,采用陶瓷材质制作招牌字号,配以现代方式装饰点缀,突显陶都全社会陶元素、陶文化充分应用的浓厚氛围。如以城市规划馆展示沙盘为代表的对外展示规划窗口,增加陶文化元素风采的展示。 4.市政府要从规划入手,主动将陶文化、陶元素的应用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思考和推进,并每年安排一定的财力逐年完善主要道路、及城市公共空间的陶元素装饰和陶文化应用,从而尽快打造个性鲜明的宜兴陶都的城市名片。
承办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答复内容

史小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在宜兴城市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加大陶文化融入力度”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宜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陶文化特色显著,拥有类型丰富、脉络清晰完整的陶文化遗产体系。《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城市主要标志色,提取紫砂壶、均陶雕花、青瓷冰裂纹等能够明确体现宜兴特色的符号应用于城市设计中。重点围绕丁蜀城区提出以下规划措施:第一,依托文化遗产廊道景观特色塑造,融入陶文化特色元素,提升绿地景观、街道设施小品的文化品位;第二,对部分老旧住宅区进行建筑整治和环境改造,打造城市重要节点、主要城市道路沿线景观,引入以紫砂为代表的陶文化元素,强化传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融入富有宜兴地方特色的陶文化景观元素,提升绿地景观、街道设施小品的文化品位。

为了将陶文化元素充分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打造“中国陶都”城市名片,我局在重大工程方案阶段,就开始考虑陶元素的融入。比如在陶都路的改造过程中,我局以陶元素的运用为主题,多次召开会议,最终确定以陶土色为陶都路的主色调,两侧路灯采用我市特有的均陶龙柱灯,生态绿桥的装饰板采用陶板。

将陶文化元素的应用体现在城市规划中,着力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是城市规划的应有之义。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将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以及今后开展的规划编制,更加注重陶文化元素应用等相关内容的融入,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规划支撑,助力宜兴打造中国陶都的城市名片。我局将以陶都路的改造为案例,积极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在城市公园建设、市政建设中融入陶文化元素,增添城市地域特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我局制作、推广的多媒体材料上,着重体现陶文化。第二、在重点工程方案阶段注重陶元素的融入。第三、邀请陶艺界的前辈、代表人士开座谈会,集思广益形成陶文化推广预案。第四、结合老城区改造,将陶文化具象化的实用品、艺术品、雕塑等融入公园、街头绿地等,植入陶文化。

 

答复时间 2020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