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整合文体广电和旅游资源,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0-10-30 13:34:08    浏览次数:291
索引号 014046317/2020-04474 生成日期 2020-10-30 公开日期 2020-10-3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综合政务 主题(二) 文秘工作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建议,函,公开 分类词 文秘工作,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整合文体广电和旅游资源,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案别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徐耀兵
标题 整合文体广电和旅游资源,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建议内容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在丁蜀、湖父、张渚、西渚、太华等宜南山区,具有陶茶竹洞等传统优质旅游资源,有善卷洞、宜兴竹海等2 个4A级景区。2018年宜兴市阳羡旅游度假区成功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湖父境内划出88平方公里为核心,辐射宜南山区;城区则拥有森林公园、宜园等2个4A级景区,水上旅游资源丰富,有关旅游配套较全;近年来我市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各镇园(街道)积极行动,根据当地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在城镇规划建设布局旅游板块,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争创全域旅游示范点。今年以来按上级机构改革的要求,市文广新、体育、旅游三个局合并,成立新的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同时组建新的市城建文旅集团,再一次给旅游发展提供了一次有利的契机,即融合相关资源,提高旅游开放性,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 1、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我市在旅游宣传、无中生有的开发上,与周边县市相比,有明显的不足。一方面有许多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没有叫得响、卖得好的旅游品牌。溧阳天目湖旅游,带动了天目湖鱼头、白茶、啤酒一系列产品的开发,南山竹海比宜兴竹海建设晚,但后来名气比竹海响,特别南山竹海温泉更是无中生有,成功吸引了上海等重要客源地的游客。溧阳1 号公路在央视的广告宣传,拍摄得非常有冲击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溧阳有一个乡村旅游,当地村民非常有创意,用稻草扎了恐龙、狮子等来吸引游客。又如常州恐龙园、嬉戏乐、江阴飞马水城等都是无中生有的成功案例。在旅游营销上,在节假日、旅游旺季,民宿常常是一房难求,但淡季也非常明显,人气不旺。在景区、民宿的价格上,与长兴相比,我市面向的是短住一两天的中高端客户,面向长住的上海退休养老人员、美术院校写生学生则很少。 2、缺体验性项目我市的旅游景区和项目基本是生态型的,适合游客走走、散步、观光等等,体验型的比较少,商业配套也不多,主要适合中老年人群,这样旅游的客源上就受到了某种限制,特别是青年游客更喜欢体运动验型的、购物体验型、娱乐活动体验型的。以青墩公园为例,其设计理念,就充分考虑了公园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 3、旅游的文化特色不鲜明 相对来说,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但目前城区旅游没有得到重视,虽然有森林公园、宜园两个4A级景区,但城区最有特色的水上旅游没有发展起来,导致城区的文化景点难以串起来,形成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宜南山区旅游发展中主要是以自然生态观光为主,文化资源挖掘方面还不够。 4、开门办旅游意识还不强 长期以来宜兴人有一种等得天独厚的优越感,不管是融入长三角、还是融入大无锡或者融入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大宜兴总是患得患失,特别是坚持开门办旅游,主动对接、主动融合上还是亮点不多。例如宜兴到常州比到无锡要近,但宜兴到常州要近2小时,而到无锡只要1 小时。宜兴市阳羡旅游度假区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宜南山区各旅游景区内部的便捷、快速、价格适中的旅游交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各板块在发展旅游业上积极性很高,但都是自己搞自己的,特别是宜南山区,有湖父、张渚、西渚、太华等四个乡镇,旅游资源很丰富,大大小小的各种景点很多,但串不起来,象散落的明珠,对外宣传中未能形成鲜明特色的旅游线路。 二、有关建议对策 1、补齐宣传营销短板,增强宜兴旅游品牌知名度 一是发挥广电的作用,在旅游宣传方面求突破。旅游宣传要与城市形象宣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电的资源优势,支持融媒体中心加强与各种媒体的合作,把宜兴旅游推介出去。通过央视等收视率高的重要媒体,在亮点上求突破,对有代表性的景区、旅游线路,要增加宣传力度,努力打造如天目湖一样的知名旅游品牌,同时要深度开发有关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二是利用价格杠杆,吸引更多游客。淡季要有门票、房价打折促销手段,价格要面向不同群体,增加景区的景气度。三是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利用新媒体以点带面,促进面上旅游宣传、营销的多样化、多频次。通过移动、电信、搜索引擎、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等向过境宜兴的旅客推送宣传宜兴旅游的短信、旅游攻略,宣传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推广新的景点、景区,使宜兴旅游品牌在游客心中有一定的立体感、真实感、亲切感。四是高度重视导游、场馆讲解员对旅游推介、宣传的积极作用。 2、加快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加宜兴旅游可体验性 一是旅游+体育。把各类体育赛事与拓展游客资源结合起来,把各种体育设施与体验性旅游项目结合起来,把赛事宣传与旅游宣传结合起来,通过办体育赛事促进旅游发展;在旅游项目建设中要重视引进、建设更多的运动型的、适合青少年的文体、游乐设施。建议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规”,改建、新建各类体育公园、健身公园、体育特色小镇、体育训练基地、慢行系统、生态绿道。二是旅游+商业、工业。支持发展有特色的商业、工业旅游项目建设,例如紫砂壶、陶瓷工艺品制作、销售,增加宜兴旅游的购物体验。三是旅游+配套建设。在旅游景点、景区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要为民间流行的户外运动增加一些配套设施,增加宜兴旅游的人性化体验。特别要重视设计发挥的作用,设计就是无中生有,因为有的东西已在那边了,老是强调旅游资源丰富反而不利于宜兴旅游的发展。 3、加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宜兴旅游文化特色 旅游+文化,是旅游发展的高级形态。相对来说,主城区文化、体育、旅游资源最丰富,但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我市一直把宜南山区作为重点,而常常忽视城区旅游的发展,为此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进山区民宿,一条腿走进现代化的江南水乡。要将城区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来推动,查找主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就是要缺什么,补什么;要加快推动水上旅游项目,把商业街、步行街、文化老街区与水城旅游结合起来,真正使宜兴旅游两条腿走路;要加强文物保护、非遗传承与保护,让文物、历史老街、非遗融入到旅游开发、特色小镇、特色乡村建设中来,同时,通过修镇志村史,深入挖掘梁祝文化、紫砂文化、名人文化、节庆文化和民间文化内涵,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宜兴故事讲好,让宜兴旅游见人、见物、见生活;要把公共文化项目、重大文化演艺活动融入旅游服务之中,融入到旅游线路中去,逐步形成主要景区的品牌演艺活动。把一年的公共文体活动、以及有城区特色、有亮点、经常性开展的、比较专业的社区文化活动排出年表,与旅游社、酒店对接,让外地来宜游客可以自己选择,丰富游客的行程,提高来宜旅游的获得感。 4、主动融入一体化发展,提高宜兴旅游的开放度 区域一体化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各种壁垒,以开放促进竞争,带动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内共享共赢共同发展,所以区域一体化是区域不断开放的进程。一要实施宜兴旅游振兴战略,把旅游作为宜兴永久支持发展的产业,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合作,做大做强宜兴旅游产业。要以打造长三角的后花园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主动对接上海、南京、无锡、以及溧阳、长兴、江阴等周边旅游,找准定位与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新的城建文旅集团的作用,积极推动有关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增强文旅集团投融资功能,一方面把宜兴旅游融入到区域合作之中,另一方面主动参与周边地区的旅游项目投资建设。二是宜南山区旅游要进一步融合发展。要以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从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营销、旅游基础设施、便捷的旅游交通到各种旅游公共配套服务要实现无缝对接、全程融合、一体化发展,促进有关景区、旅游线路的开放、合作、共享,并且学会借势借力,突出宜兴旅游的亮点与特色。三是学习扬州市政府大院开放的经验和做法,节假日、旅游旺季开放部分公共停车资源。我们市政府大院也是很有特色的建筑群,到了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也是网红打卡的地方,实际上也非常具备为节假日为森林公园东大门作停车场配套的功能。四是坚持城乡一体化考核要求,积极发挥各板块发展旅游的积极性。要坚持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按照全域旅游建设的要求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同时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利用各种政策利好,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总之,要坚持开门办旅游,整合各种资源,融合创新发展,为游客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美丽、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来宜游玩后,真正感受到不虚此行。
承办单位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答复内容

 

徐耀兵代表: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整合文体广电和旅游资源,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城建文旅集团办理。您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符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的措施建议对我市文体旅融合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机构改革以来,成立新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组建新的市城建文旅集团,给旅游发展提供了一次有利的转机。在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创新营销,塑造宜兴旅游品牌形象。一是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充分发挥广电的资源优势,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宜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宣传视频,利用“无锡惠游e购节”直播平台、抖音等媒体平台,线上推荐和宣传精心甄选的宜兴旅游产品,增强宜兴旅游品牌知名度。二是加强区域营销合作。组织文旅企业先后赴台北、上海、南京、杭州、北京、昆明、大连、青岛等20多个城市进行旅游推广推介,在南京南站、上海虹桥和杭州东站等城市常态化开展高铁营销,联合市内媒体推出“云游宜兴”专题。三是以举办重大节庆活动为依托,将文化体育和旅游充分融合,全力打造“茶禅四月到宜兴”和“金秋十月醉陶都”两大旅游季,继续策划和举办“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国际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以及“梁祝文化旅游节暨观蝶节”等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塑造宜兴旅游品牌形象。

二、深化融合,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旅游+体育。利用宜兴生态优势,继续积极承办宜兴国际马拉松、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湖风筝节风筝系列邀请赛、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宜兴公开赛等一系列高规格的国际国内赛事,活跃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二是旅游+工业。充分利用宜兴陶文化的独特吸引力,打造科普休闲、研学旅游的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目前已成功创建谈青窑艺和阳羡贡茶院两处省级工业旅游点,并推出了陶都陶瓷城、紫泥公社、手作之洲等一系列陶工业旅游体验地。三是旅游+文化。依托宜兴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将宜兴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开发和产品设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看、可玩、可触摸,使得宜兴文化更加生动鲜活。

三、重点打造,提升一批文旅精品项目。着力建设一批重大和重点旅游项目,重点支持打造和提升完善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窑湖小镇、湖?茶旅风情小镇、云湖茶禅风情小镇、周铁大拈花湾等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其中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的滨湖公园、东坡阁景区已经竣工对外开放,小镇食堂、文化艺术中心、雅达书院等部分配套设施已建成投用。窑湖小镇游客中心及度假酒店已完成主体验收,窑湖酒店及员工中心已基本结顶。

四、主动作为,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宜兴是苏南板块的重要成员,是沪上经济的重要腹地。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主动对接上海、南京、无锡等周边旅游,深入实施“深耕上海”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局,5月16日在上海参与组织2020宜兴(上海)经贸文旅合作洽谈会,致力打造长三角“首选后花园”,提高宜兴旅游的开放度。

诚如代表所说,目前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体制职能融合。在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体旅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内部职能机构整合,打破文体旅行业边界,形成职能融合、履职到位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政府部门联动的文体旅融合协调机制、政企紧密合作的文体旅融合发展机制和全民共建共享的文体旅融合社会化机制,构建政府部门、镇(园区、街道)、村庄社区、企业景区“四位一体”文体旅融合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推进多元产业融合。进一步提高文化、体育、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积极培育新业态,不断拓宽产业面,拉长产业链,构建现代文体旅产业体系。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推进旅游演艺、红色旅游、主题公园、文化主题酒店等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

三是推进新型产品融合。依托宜兴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意和体育元素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加强文化创意、夜间旅游、文化演艺、数字旅游、主题娱乐、自驾车与房车旅游、低空飞行等新型文体旅产品可行性研究,科学策划和适时开发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新型旅游产品,培育文体旅新亮点和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推进公共服务建设。统筹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旅游设施,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和旅游服务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健全提升文体旅标识系统,设置合理科学、符合相关标准的同时,尽可能融入和体现宜兴的文化元素与地方特色;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在旅游厕所装饰改造中适当融入文化和体育元素,推动旅游厕所精细化管理和长效管理;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和功能,提高智慧旅游服务水平。

五是推进市场营销融合。进一步整合文体旅宣传资源和社会营销资源,开展大联合旅游促销,形成文体旅营销的合力,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文体旅宣传促销体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融合,建立文体旅信息共享机制和合作交流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体育旅游交流新格局。

 

答复时间 2020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