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文体广电和旅游资源,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索引号 | 014046317/2020-04474 | 生成日期 | 2020-10-30 | 公开日期 | 2020-10-3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 | 文秘工作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建议,函,公开 | 分类词 | 文秘工作,综合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整合文体广电和旅游资源,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案别 | 市政协提案 |
主提人 | 徐耀兵 |
标题 | 整合文体广电和旅游资源,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建议内容 | |
承办单位 |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答复内容 |
徐耀兵代表: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整合文体广电和旅游资源,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局会同城建文旅集团办理。您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符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的措施建议对我市文体旅融合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机构改革以来,成立新的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组建新的市城建文旅集团,给旅游发展提供了一次有利的转机。在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创新营销,塑造宜兴旅游品牌形象。一是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充分发挥广电的资源优势,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宜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宣传视频,利用“无锡惠游e购节”直播平台、抖音等媒体平台,线上推荐和宣传精心甄选的宜兴旅游产品,增强宜兴旅游品牌知名度。二是加强区域营销合作。组织文旅企业先后赴台北、上海、南京、杭州、北京、昆明、大连、青岛等20多个城市进行旅游推广推介,在南京南站、上海虹桥和杭州东站等城市常态化开展高铁营销,联合市内媒体推出“云游宜兴”专题。三是以举办重大节庆活动为依托,将文化体育和旅游充分融合,全力打造“茶禅四月到宜兴”和“金秋十月醉陶都”两大旅游季,继续策划和举办“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国际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以及“梁祝文化旅游节暨观蝶节”等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塑造宜兴旅游品牌形象。 二、深化融合,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旅游+体育。利用宜兴生态优势,继续积极承办宜兴国际马拉松、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湖风筝节风筝系列邀请赛、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宜兴公开赛等一系列高规格的国际国内赛事,活跃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二是旅游+工业。充分利用宜兴陶文化的独特吸引力,打造科普休闲、研学旅游的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目前已成功创建谈青窑艺和阳羡贡茶院两处省级工业旅游点,并推出了陶都陶瓷城、紫泥公社、手作之洲等一系列陶工业旅游体验地。三是旅游+文化。依托宜兴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将宜兴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开发和产品设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看、可玩、可触摸,使得宜兴文化更加生动鲜活。 三、重点打造,提升一批文旅精品项目。着力建设一批重大和重点旅游项目,重点支持打造和提升完善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窑湖小镇、湖?茶旅风情小镇、云湖茶禅风情小镇、周铁大拈花湾等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其中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的滨湖公园、东坡阁景区已经竣工对外开放,小镇食堂、文化艺术中心、雅达书院等部分配套设施已建成投用。窑湖小镇游客中心及度假酒店已完成主体验收,窑湖酒店及员工中心已基本结顶。 四、主动作为,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宜兴是苏南板块的重要成员,是沪上经济的重要腹地。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主动对接上海、南京、无锡等周边旅游,深入实施“深耕上海”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局,5月16日在上海参与组织2020宜兴(上海)经贸文旅合作洽谈会,致力打造长三角“首选后花园”,提高宜兴旅游的开放度。 诚如代表所说,目前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体制职能融合。在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体旅综合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内部职能机构整合,打破文体旅行业边界,形成职能融合、履职到位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政府部门联动的文体旅融合协调机制、政企紧密合作的文体旅融合发展机制和全民共建共享的文体旅融合社会化机制,构建政府部门、镇(园区、街道)、村庄社区、企业景区“四位一体”文体旅融合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推进多元产业融合。进一步提高文化、体育、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积极培育新业态,不断拓宽产业面,拉长产业链,构建现代文体旅产业体系。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推进旅游演艺、红色旅游、主题公园、文化主题酒店等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 三是推进新型产品融合。依托宜兴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意和体育元素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加强文化创意、夜间旅游、文化演艺、数字旅游、主题娱乐、自驾车与房车旅游、低空飞行等新型文体旅产品可行性研究,科学策划和适时开发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新型旅游产品,培育文体旅新亮点和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推进公共服务建设。统筹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旅游设施,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和旅游服务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健全提升文体旅标识系统,设置合理科学、符合相关标准的同时,尽可能融入和体现宜兴的文化元素与地方特色;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在旅游厕所装饰改造中适当融入文化和体育元素,推动旅游厕所精细化管理和长效管理;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和功能,提高智慧旅游服务水平。 五是推进市场营销融合。进一步整合文体旅宣传资源和社会营销资源,开展大联合旅游促销,形成文体旅营销的合力,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文体旅宣传促销体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融合,建立文体旅信息共享机制和合作交流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体育旅游交流新格局。
|
答复时间 | 2020年08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