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点支持宜兴农业龙头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索引号 | 014046317/2020-04340 | 生成日期 | 2020-10-29 | 公开日期 | 2020-10-2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 | 文秘工作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建议,函,公开 | 分类词 | 文秘工作,综合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关于重点支持宜兴农业龙头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
案别 | 市人大建议 |
主提人 | 王学君等7人 |
标题 | 关于重点支持宜兴农业龙头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
建议内容 | |
承办单位 | 农业农村局 |
答复内容 |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28号建议的复函
王学君、许贝丽、孙国强、汤卓敏、张琴芬、宗汉平、陆岳勤代表: 你们在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交的“关于重点支持宜兴农业龙头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市政府已交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要素跨界配置、产业跨界重组、主体跨界联合,着力发展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功能,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培育多元融合主体。重点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融合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市共有2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7家无锡市级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82亿元。 同时探索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关联紧密、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联合体。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产业化联合体4个,无锡市级产业化联合体1个。 二是丰富新型融合业态。引导经营主体聚焦农业两头、生产两端,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推动“农业+”多业态发展,培育蟹稻共生、渔稻共生、乡村休闲旅游、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起来了一批融休闲观光、康阳健身、农耕体验、农业科普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 三是加强融合政策引导。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支持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高效设施农业项目、支持农业品牌化建设、支持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2019年根据“高质量发展意见实施细则”,下达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奖励资金7000多万元。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下阶段我市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以国家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目标推动融合。一是培育有利于消耗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前延产业链,与种植基地农户组成多种形式的利益共享机制,向后延伸建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体系。二是引导农特产生产企业“隔二连三”,拓展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探索农旅文融合发展新途径。三是引导生产主体以消费为导向,将“大数据”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向农业渗透融合,引导发展网络营销、在线租赁托管、食品短链、社区农业、电子商务、体验经济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方式。 二、以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构建载体。一是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园区的融合发展平台作用,以江苏省宜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突破口,通过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提高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动力和能级。二是进一步组建产业化联合体,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合作优质原料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整体形成“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有效合作的协同发展格局。 三、以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保障促进发展。一是加快出台2020年“高质量发展意见”,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和框架,明确支持方向,优化奖补内容,重视政策绩效,体现差别化奖励。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汇编近几年我市出台的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及时发放企业,提高政策宣传覆盖面。通过条线对口宣传、多媒体宣传等形式,进行重点宣传。 |
答复时间 | 2020年09月0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