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查处违法违规“小化工”39家
索引号 | 014046317/2020-03036 | 生成日期 | 2020-08-12 | 公开日期 | 2020-08-12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工业、交通 | 主题(二) | 化工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措施,调查,安全生产 | 分类词 | 行政事务,安全生产监管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宜兴查处违法违规“小化工”39家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 |
自今年5月我省启动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我市出动检查人员87761人次,排查各类企业、小作坊51734家,发现违法违规“小化工”39家。目前,对发现的违法违规“小化工”均已查处,拟对涉案企业和个人处罚金额共计203.65万元,没收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和违法所得共计40.52万元,3名责任人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果。
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整治方向和重点举措,明确工作目标、时序步骤和重点工作,紧扣排查、整治、执法、管理四个环节,切实做好专项整治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建立涵盖15个部门、18大板块的“联席会议牵头、属地板块实施、职能部门督导”联动机制。结合正在开展的“企业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建设”和“厂中厂”专项整治,我市按照“查清五个有没有”“四个彻底整治”的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依托综合网格和专业网格,发扬“铁脚板”作风,切实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对全市范围内违法违规“小化工”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排查整治,确保问题大起底、隐患全消除。
作为曾经的“化工之乡”,我市化工企业数量最多时有1200多家。近年来,我市始终将提升化工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坚持做好化工产业“加减法”,持续开展多轮“减化”、“散乱污”整治、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等工作,坚决淘汰化工落后产能。目前,我市化工企业数量已降至264家,其中100余家被列入关停计划。大量落后化工企业的关停,导致出现相当数量的限制厂房,再加上原本的经营关系、交易渠道,容易滋生违法违规“倒卖”“挂靠经营”等乱象。
同时,一些仅具备危化品经营资质、不具备储存资质的企业为追求利益,非法储存危化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牵头部门,市应急管理局从实际问题出发,联合属地和各有关部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提升违法违规“小化工”整治成效。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突出已关停化工企业、闲置厂房等违法违规“小化工”的易发领域,对已关停化工企业逐一进行“回头看”,对每个闲置厂房结合“厂中厂”专项整治逐一现场检查,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盲区。另外,针对全市66家危化品经营(不带储存)但存在非法储存风险的企业,我市正在推进企业主要出入口的监控安装工作,并接入属地派出所、综治监控平台以及市应急指挥中心等监管系统,一旦发现企业有批量化学品进出,应急执法部门将第一时间上门检查,及时消除潜在风险隐患。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即使发现疑似非法化学品,但由于无法快速甄别其是一般化学品还是危险化学品,给后续的及时有效处置监管带来阻力。为解决疑似非法化学品鉴定慢的问题,市应急管理局与上海化工研究所合作,专门聘请技术专家对我市危化品纯票据经营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检查。通过对这些单位的储罐、仓库内的化学品进行现场抽样比对,利用拉曼光谱快速检测仪等先进技术装备,当场出具鉴定结果,提高检查效率,为实现违法违规“小化工”的快速精准打击提供第一手资料。自7月7日开展技术甄别以来,已对76家危化品纯票据经营单位和竹木企业进行了检查,共抽样498个,发现15家企业疑似存在非法储存、销售危化品的行为。
下阶段,我市将继续用好用足网格化排查和专业力量核查手段,既要查“漏网之鱼”,更要防死灰复燃。强化部门间联动执法,确保整治全面彻底,组织对所有违法违规“小化工”开展“回头看”,做到违法违规行为问题清、处置严。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彻底清除违法违规“小化工”滋生土壤,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