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似凌乱的书桌上,左手边是堆积如山的研究资料,右手边码放着数十盒陶瓷业内人士的名片……12月16日,市政协委员、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如图),正在办公室里联系协调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开馆等事宜。
几十年来,史俊棠从事的工作,一直和宜兴陶瓷产业息息相关。他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宜兴陶瓷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他和市陶协一直致力于从行业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把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寓于有序、有理、有节的服务之中,保护传统工艺,推进传承和创新,并致力对外宣传,力促行业健康发展。
1987年,时任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厂长的史俊棠首次当选县政协委员,当时他主要关注加快乡镇工业发展等方面。2002年,史俊棠任宜兴陶瓷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组建成立市陶瓷行业协会并任会长。“第二年,我又成为市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史俊棠说,自那时起,他几乎每年都围绕宜兴陶瓷产业发展、文化弘扬、人才培养、地位巩固等建言献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千年窑火不断,世世代代陶瓷艺人和能工巧匠的传承积淀才成就了陶都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史俊棠认为,陶瓷文化,是宜兴与其他城市乃至世界“对话”的底气。2007年和2010年,史俊棠与徐秀棠等政协委员两次递交提案,呼吁市委、市政府恢复举办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2013年5月,停办15年的“陶艺节”,升级为“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并成功举办。2009年6月,在史俊棠的呼吁、推动下,“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宜兴陶瓷实现了“走出去”。此后,“陶都风”又在上海、深圳、台湾、香港等地“劲吹”,进一步传播和塑造了“中国陶都,陶醉中国”的城市品牌。
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才能更好地凝聚文化自信的宜兴力量。2007年,针对前墅古龙窑,史俊棠提交了关于重视保护全国重点文物前墅古龙窑的提案,并得到落实。2012年,紫砂市场一片红火之际,他冷静写下了《对我市陶瓷艺术文化产业的思考》。2013年,他又提交了关于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的提案。今年8月初,年逾七旬的他,再次撰写了紫砂发展现状报告,并对推动宜兴紫砂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初步设想。眼下,史俊棠正积极准备,计划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提交关于政府、属地、行业协会联手综合施策,力促宜兴紫砂高质量发展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