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防治第一次总体战意见
索引号 | 014046317/2019-04085 | 生成日期 | 2019-07-18 | 公开日期 | 2019-07-1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法人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农业、林业、水利 | 主题(二)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 | 通知 |
关键词 | 农村,农民,粮食,灾害 | 分类词 | 农业,安全生产监管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水稻病虫防治 |
当前我市水稻已进入分蘖盛期,田间病虫发生情况较往年复杂,6月上旬至7月中旬持续有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迁入,累计虫量较高。目前田间已有一定量的稻纵卷叶螟虫卵存在;部分田块白背飞虱、褐飞虱虫量偏高;随着搁田复水,纹枯病亦将明显上升。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认真宣传发动,加强技术指导,打好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为主的第一次病虫防治总体战。
一、病虫发生概况
1、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迁入早,前期持续迁入,虽日迁入虫量偏低,但由于天气条件适宜,幼虫成活率高。7月10-18日出现四(2)代迁入与本地虫羽化相叠加蛾峰,表现为部分地区蛾量偏高,目前蛾峰持续中。峰期草地赶蛾平均日亩蛾量为150-250头,最高日亩蛾量650头。7月17日普查,平均百穴虫卵量33头(粒),此后几天落卵量将有所增加。预计7月22-23日为低龄幼虫高峰期。
2、褐飞虱
迁入偏早,7月2日大田普查中查见3、4龄若虫;测报灯下7月3-6日出现明显的迁入峰次;7月17-18日普查,平均百穴虫量0.8头,幅度0-10头。预计7月22日前后为低龄若虫高峰期。
2、白背飞虱
迁入早,灯下5月30日始见,6月上旬至7月上旬持续有虫迁入,7月4-8日出现明显的迁入峰。7月15日系统田调查,百穴虫量255.5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7月17-18日普查,平均百穴虫量326头,幅度30-650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4、灰飞虱
7月16日系统田调查,百穴虫量105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7月17-18日普查,平均百穴虫量122头,幅度20-180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5、纹枯病
目前水稻群体大,长势嫩绿,近期过程性雨水较多、气温偏高,有利于纹枯病发展蔓延。7月17-18日普查,平均病穴率1.5%,平均病株率为0.6%,7月下旬随着稻田搁田复水,病情将迅速上升。
6、大螟
7月17日调查,部分田块已出现枯心塘,虫龄以2、3 龄为主。据灯诱及性诱资料,7月4-8日出现一大螟蛾峰,预计7月22日前后为大螟低龄幼虫高峰期。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主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稻叶瘟、大螟等其它病虫。
2、防治对象:所有水稻田。
3、防治时间:7月22-23日。
4、防治配方:
①亩用 16%斩茚牌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克+60%飞霸牌烯啶·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5克+24 %苏米达牌己唑·嘧菌酯悬浮剂20克。
②亩用 16%斩茚牌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克+60%飞霸牌烯啶·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5克+36 %米优牌丙环·咪鲜胺悬浮剂40克。
以上配方均兑水50kg喷雾。
三、注意事项
1、太湖一级保护区请选用第一配方。
2、气温较高,建议早、晚用药,避开高温。
3、建立水层用药,药后保水3-5天。
4、用足药量,兑足水量,确保防效。
5、药后遇雨冲刷,及时做好补治。
6、农药废弃包装物注意收集,统一处理。
当前我市水稻已进入分蘖盛期,田间病虫发生情况较往年复杂,6月上旬至7月中旬持续有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迁入,累计虫量较高。目前田间已有一定量的稻纵卷叶螟虫卵存在;部分田块白背飞虱、褐飞虱虫量偏高;随着搁田复水,纹枯病亦将明显上升。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认真宣传发动,加强技术指导,打好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为主的第一次病虫防治总体战。
一、病虫发生概况
1、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迁入早,前期持续迁入,虽日迁入虫量偏低,但由于天气条件适宜,幼虫成活率高。7月10-18日出 现四(2)代迁入与本地虫羽化相叠加蛾峰,表现为部分地区蛾量偏高,目前蛾峰持续中。峰期草地赶蛾平均日亩蛾量为150-250头,最高日亩蛾量650头。7月17日普查,平均百穴虫卵量33头(粒),此后几天落卵量将有所增加。预计7月22-23日为低龄幼虫高峰期。
2、褐飞虱
迁入偏早,7月2日大田普查中查见3、4龄若虫;测报灯下7月3-6日出现明显的迁入峰次;7月17-18日普查,平均百穴虫量0.8头,幅度0-10头。预计7月22日前后为低龄若虫高峰期。
2、白背飞虱
迁入早,灯下5月30日始见,6月上旬至7月上旬持续有虫迁入,7月4-8日出现明显的迁入峰。7月15日系统田调查,百穴虫量255.5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7月17-18日普查,平均百穴虫量326头,幅度30-650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4、灰飞虱
7月16日系统田调查,百穴虫量105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7月17-18日普查,平均百穴虫量122头,幅度20-180头,以低龄若虫为主。
5、纹枯病
目前水稻群体大,长势嫩绿,近期过程性雨水较多、气温偏高,有利于纹枯病发展蔓延。7月17-18日普查,平均病穴率1.5%,平均病株率为0.6%,7月下旬随着稻田搁田复水,病情将迅速上升。
6、大螟
7月17日调查,部分田块已出现枯心塘,虫龄以2、3 龄为主。据灯诱及性诱资料,7月4-8日出现一大螟蛾峰,预计7月22日前后为大螟低龄幼虫高峰期。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主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稻叶瘟、大螟等其它病虫。
2、防治对象:所有水稻田。
3、防治时间:7月22-23日。
4、防治配方:
①亩用 16%斩茚牌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克+60%飞霸牌烯啶·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5克+24 %苏米达牌己唑·嘧菌酯悬浮剂20克。
②亩用 16%斩茚牌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克+60%飞霸牌烯啶·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5克+36 %米优牌丙环·咪鲜胺悬浮剂40克。
以上配方均兑水50kg喷雾。
三、注意事项
1、太湖一级保护区请选用第一配方。
2、气温较高,建议早、晚用药,避开高温。
3、建立水层用药,药后保水3-5天。
4、用足药量,兑足水量,确保防效。
5、药后遇雨冲刷,及时做好补治。
6、农药废弃包装物注意收集,统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