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慈”之城跃居全国县级市榜首
11月5日,中国善城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发布了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在综合指数得分前100位的城市中,宜兴居第21位,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位列“第一集团”。在所有参评的县级市中,宜兴更是首次位列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陶“慈”之城。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对我国区域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监测和科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从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政府支持四个方面和结构、规模、贡献、可持续性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此次评比,对全国221个样本城市在2016年至2017年间的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分析,基本体现了各城市慈善事业发展面貌和水平。在此次县级市的指数排名中,我市社会捐赠和志愿服务指标两项得分都遥遥领先。
乐善好施是宜兴的优良传统。据统计,目前市慈善会母本资金达2.6亿元,是创立之初的20倍,一批企业成为推动我市慈善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生力量。2007年起,我市开展企业协议认捐活动,100多家爱心企业签订了20年认捐协议。2017年,市慈善会共募集资金5300多万元,完成全年募集计划的161.6%,其中300多家企业认捐1792万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也加入了慈善队伍。2003年启动的“一日捐”活动,筹集的善款从最初一年20多万元攀升至去年超700万元,捐赠人群扩大到8万人左右。目前,全市已成立118个冠名基金、20个村(社区)慈善基金,张渚镇五洞村的村级慈善基金总额更是超过1100万元,居全省之首。
志愿服务、义工服务等公益服务事业风生水起。2007年,我市率先成立了市义工联合会办公室,并陆续在各镇、街道成立义工协会,在各社区成立义工站,形成了三级架构格局。据统计,2016至2017年,全市30多万各类志愿者提供了近3000万小时的公益服务,并形成了宜城街道民主社区“敲门大姐”、荆溪社区“浪花行动”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目前,在陶都志愿者网上注册的陶都志愿者人数已超31.8万人,建立陶都志愿者服务团队近600支,志愿服务涵盖慈善救助、文体宣传、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多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