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工作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行政执法部门只有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管理理念,运行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强化“执法就是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转变执法方式。依法行政实质上是人对人的管理,在执法实践过程中,要坚持文明执法,把人性化管理贯穿于执法活动始终,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一方面是以管理者为本。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完善配套各种规章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思想好、纪律严、作风实、业务精的行政执法队伍。
树立“执法就是服务”意识,努力在服务中实施执法。积极引导执法人员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增强服务效果。如对关系民计民生的具体工作,要引导执法人员采取管理工作前移、宣传教育工作跟进等管理措施,主动上门服务;对一般管理对象要采取教育与处罚并举措施,主动帮助相对人解决实际困难,主动化解矛盾,减少工作难度等。把维护群众基本利益,提高群众对执法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综合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树立“执法就是服务”机制,扎实创新依法治理水平。依法治理是社会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进宣传教育机制创新。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市民的行为,强化新闻舆论引导。推进内部管理机制创新。执法效能低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产生的根源说到底还是内部管理机制落后。必须把行政执法部门内部管理机制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政之所要,在乎民心。”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再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简政放权,还是依法治国,都是直面群众期待、回应人民心声、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而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有权必有责,违法必追责。规范执法行为,执法利剑指向重症顽疾,遵循服务程序。如:对环境污染零容忍,依法清理“小散乱污”企业、关停整改排污大户、查处违法典型案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多举措加强稽查执法,护航“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工商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企业恪守诚信等等,为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