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社会救助>特困人员救助

湖㳇镇为贫困户扶志拔“穷根”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18-03-28 08:51:34    浏览次数:309
索引号 014046317/2018-05962 生成日期 2018-03-28 公开日期 2018-03-2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中国宜兴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民政、扶贫、救灾 主题(二) 扶贫 体裁 其它
关键词 社会保障,公开 分类词 民政,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3 月25日早上7点不到,湖?镇东兴村村民周慧敏,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驾驶着三轮助残车,绕几个弯到了客户楼下,再将桶装水背上二楼,送到客户手中。刚歇口气,他手机铃声又欢快地响起,生意一个接一个,这位昔日的低保户脸上溢出了幸福的笑容。周慧敏是湖?镇开展脱贫帮…

3 月25日早上7点不到,湖㳇镇东兴村村民周慧敏,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驾驶着三轮助残车,绕几个弯到了客户楼下,再将桶装水背上二楼,送到客户手中。刚歇口气,他手机铃声又欢快地响起,生意一个接一个,这位昔日的低保户脸上溢出了幸福的笑容。周慧敏是湖㳇镇开展脱贫帮扶工作的对象之一。近三年来,湖㳇镇通过为贫困户扶贫扶志,已有100多名低保户像周慧敏一样,靠自力更生退出低保队伍。

2011 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周慧敏不幸患上红斑狼疮,后又患股骨头坏死症,连走路都很困难。连续的打击,让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年纪轻轻就“赖”在家里,靠吃低保过着日子。镇、村干部知道这一情况后,在日常走访慰问中,不仅帮助他解决各类实际困难,还“对症下药”,耐心劝导他要勇于面对不幸与坎坷,鼓起生活的勇气。在政府和家人的鼓励下,2015年,周慧敏终于“走”出家门,主动承接一些手工活。2016年,周慧敏在村里的帮助下,成功开起桶装水经营部。他热情周到的服务、自强不息的精神,得到了周边企业的认可和尊重,经营部顺利打开了市场。随着经营部生意日渐红火,周慧敏的口袋渐渐鼓了起来。自力更生,让他感到很自豪,腰杆也挺得直直的。前两年,他主动退出了低保队伍。

在湖㳇镇政府的引导下,主动脱贫的队伍不仅闪现着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一些上了年纪的困难群众也力所能及参与各项生产活动。邵东村今年70岁的应盘江长期独居,听力也有障碍。多年来,他主要依靠帮周边村民打零工维持生活,但2016年上山砍毛竹时,他不慎摔伤。躺在病床上,面对镇里前来看望他的结对同志,应老汉希望他们能帮自己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结对同志与镇、村协商后,根据应老汉的身体状况,把他安排在村庄长效保洁员的岗位上。结对同志担心老人在路面保洁时,听不到来往的车辆声而出意外,还专门为老人向市残联申请了“人工耳蜗”。老人说,只要自己身体还行,就想再干干。

周慧敏、应盘江的经历,鼓舞了湖㳇镇一批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士气。每天一大早,在廿三湾山脚下,由下岗职工宋红经营的农家乐便开始热闹起来。2016年,宋红所在的水泥厂因环保问题,被列入关停行列。面对像宋红这一批即将下岗的“4050”人群,湖㳇镇政府因地制宜,开设苗木种植、电子商务、餐饮服务等创业就业辅导班,帮扶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白天在厂里上班,业余时间学技能,还没到企业关停,宋红就已经掌握了经营农家乐的门道。去年年初,她把廿三湾的老宅改造成菜饭馆。依托湖㳇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溢出效应,短短半年多时间,她的菜饭馆就盈利5万余元,收入比以前在厂里上班翻了一倍。今年,宋红还邀请以前厂里的小姐妹来菜饭馆帮忙,一起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失业困境。

近年来,如何让贫困户真正脱贫,成了湖㳇镇重点攻克的任务之一。该镇不仅全面掌握贫困户家庭的基本情况,科学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还在“ 阳光扶贫”工作中,号召广大结对人员定期与贫困户坐在一起,分析致贫原因,共商脱贫路径和方式。同时,积极向贫困户宣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策,鼓起他们主动脱贫的斗志,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意识。近三年来,除了100多名低保户退出低保队伍之外,该镇还重点扶持创业超500人,带动就业超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