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舍镇

徐舍镇>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法规文件及解读
宜兴市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市徐舍镇  发布时间:2018-03-01 16:55:52   [ ]   浏览次数: 212
索引号 014046317/2018-00878 生成日期 2018-03-01 公开日期 2018-03-0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市徐舍镇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效力状况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 农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其它
关键词 农村,政策 分类词 农业,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为更好地落实《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农市发〔2016〕7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规范的通知》(农办市〔2016〕29号)、结合《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和《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操作办法》,实现我市…

为更好地落实《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农市发〔20167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规范的通知》(农办市〔201629号)、结合《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和《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操作办法》,实现我市信息进村入户益农社建设既达到部省要求又具宜兴特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示范工程,以加强益农信息社建设为主导,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资源集聚,提高为农服务效能。在2014年试点工作基础上,通过一个年度的建设,实现全市涉农行政村益农信息社的全覆盖,围绕农业部“有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网页、有可持续运行能力”六有建设标准,在全市打造210个和部省益农社信息平台深度对接的标准型益农信息社,推动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四项”服务在益农社全面落地,实现信息服务延伸到村、精准到户,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村户发展。紧紧围绕村户发展实际需要,以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信息服务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夯实“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的农村信息服务基础,切实提高农民群众运用信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同推进。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集聚相关部门、行业、领域的资源和力量,发挥各方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用,形成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强大合力。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展技术应用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合作共建,培植益农信息社可持续运营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人”的发展格局。

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实体农业的数据化、在线化应用改造,以应用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形成“线上农业”和“线下农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实现产业链重构、供应链畅通、价值链提升。

三、主要任务

1、统筹开展益农信息社建设。按照农业部要求,整市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益农信息社又称村级信息服务站,简称村级站,主要包括标准站、专业站、简易站三种类型。我市村级信息服务站全部按标准站建设。标准站选择交通便利、农户密集、人流量大的地区,依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指导确定选址,选择村综合服务中心、选定声誉好经济实力强的农村商业网点以及运营商、服务商自有营业网点等载体进行建设;专业站依托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简易站依托农资店、便民超市等建设。运营商建设市级运营管理中心,全市统筹安排乡镇级中心站建设,促进辖区内村级站业务配合,互联互动。2017年底完成全市所有涉农行政村建成一个标准站的目标任务,所有站点建设严格执行“六有”(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可持续运营能力)标准,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管理,统一扎口指导,实现服务周到、运营规范。

2、切实抓好村级信息员选聘培训。按照“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标准,优先从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农村青年、退役士兵和农村商超店主、农资经营者等人员中选聘信息员,组织上岗培训并签订协议。采取集中就近培训、一对一技术辅导、现场观摩等方式,对信息员开展诚信守法、风险防控、规章制度、业务知识与技能等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经营素质,确保益农信息社依法经营、安全运行。

3、整合资源创新为农服务方式。通过行政、技术、市场等手段,探索村级区域公共服务资源接入方式,推动服务资源的数据化和在线化,创新服务资源融合共享机制。引导电商、金融、供销、邮政、快递、有线网络、通讯等社会资源在益农信息社集聚,拓展转账汇款、小额提现、缴费充值、票务查询、金融保险、社会保险、代购代销、快递收发等便民服务和电商服务。推动信息社服务终端汇集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气象等部门服务信息,并对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4、探索完善市场化运营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构建政府推动力、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相依相进的动力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加强部门协同,健全政府与运营商的合作机制,优化运营商与益农信息社一体运作、共建共享的利益机制。要不断完善市场化机制,拓展服务内容,增强益农信息社服务活力,实现公益服务树品牌、便民服务聚人气、商业服务增效益。

5、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和风险防控措施。信息进村入户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有力有序推进、规范高效运行。在贯彻落实农业部实施意见和益农信息社建设规范、服务规范、信息员培训规范等文件的基础上,根据省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方法,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规范益农信息社服务行为,做好益农信息社运行风险防控。

四、职责分工

1、市农林局。(1)负责制定市级实施方案,全面组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示范工作;(2)根据规范要求,督导全市各村保质保量完成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3)与运营商、服务商等相关企业签署协议,推动益农信息社市场化运作;(4)对各镇确定的益农信息社选定建设对象进行筛选,完成信息员选聘培训,并报省、市备案;(5)完善更新农业公益信息,开展农业培训体验服务,开展益农社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建设;(6)会同运营商加强对益农信息社的日常管理考核,积极宣传典型案例,提升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社会影响力。

2、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做好益农信息社建设、信息员选聘、信息服务业务开展督查等工作。

3、村委会。协助做好益农信息社选址、信息员推荐、相关事务协调等方面工作,开展益农社服务资源整合,宣传和引导农民利用益农信息社获取信息化服务,支持市农林局、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对益农信息社进行运营辅导、管理与考核。
    4
、运营商。(1)成立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运营团队,全面负责益农信息社运营,配合市农业局开展管理考核考评工作;(2)与市农林局共同确定益农信息社选址及信息员选聘培训,确保规范运营;(3)组织益农信息社开展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等网络代购代销业务,组织开展农产品网络带销服务;(4)加强与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有线网络、通讯等各类社会资源合作,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引入相关便民服务,丰富益农社服务功能。

5、服务商。开发适合农村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业务下沉至益农信息社,如通讯企业的手机套餐、宽带安装,金融企业的小额提现、小额贷款,快递企业的代收代发等,并培训、授权和指导信息员开展业务工作。

五、进度安排

1、调查摸底准备阶段(4-6月份)

1)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市农林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科(室、站)参加的工作小组。开展全市益农社建设资金估算,拿出资金预算报告。

2、样板益农信息社建设阶段(7-8月份)

1)制定下发《宜兴市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市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示范工作布置会,下达各镇建设任务,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2)每个乡镇街道确定2-3家益农信息社按示范社标准建设,作为核心和样板,按照《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具体操作办法》,确定信息员名单,进行集中培训。

3)按项目要求,做好信息进村入户设备招标采购工作。采购内容包括电脑主机、电视显示屏、打印机、触控一体机等。 
   
4)召开全市益农信息社示范社建设工作座谈会,交流工作进展,查找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为后续全面建设益农信息社打好基础。

3、整市推进建设阶段(8-9月份)

1)召开各镇信息进村入户整镇推进现场观摩会,以样板站为基础,高标准全面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
   
2)整合服务资源,开展益农社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宜兴市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12316三农热线、农技耘等为农服务平台的应用普及工作,夯实公益服务;开展便民服务对接工作,在各益农社全面开展快递代收代发、话费充值、水电费代缴等便民服务功能的落地,实现“公益”“便民”、“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融合与发展。

3)针对全市益农信息社开展信息员进行选聘、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确定信息员名册,对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入户等培训项目,对信息员开展业务素质、诚信守法、规章制度、电商技能等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经营素质,提升益农社运行水平。

4、整改完善考评阶段(10月份)

1)组织项目验收,对全市各益农社建设进行评价评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整改完善。
   
2)全面完成全市益农信息社年度建设任务,达到运营基本要求;巩固提升信息社服务水平,确保正常运营;召开全市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典型经验交流表彰总结会。

3)全面完成全市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建设任务,着力提高“四项”服务水平;建立益农信息社长效管理制度;申请验收。

六、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农业、财政、供销、经信、商务、宣传、电信、广电、气象、邮政、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林局。市农业局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单位参加的工作小组,统筹整合农业部门信息资源,办公室设在市农林局市场信息科。

2、加大扶持力度。农业部已经明确对我省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作给予资金支持,省财政也将下拨益农信息社建设的启动资金,通过“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等方式,对益农信息社建设按标准给予资金补助,我市将根据建设需要安排投入必要资金,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农业部规定的益农信息社门头装饰、标牌制作、制度上墙,益农信息社正常运营的硬件采购、信息员培训、益农信息社宣传等相关工作。做到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支出范围,严禁挤占、挪用,确保专款专用。

3、加强示范引领。按照农业部规范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开展益农信息社建设,在做好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的基础上,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完善运营机制,增强益农信息社可持续运营能力,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农民需求,总结出一套带动力强、推广价值高的示范服务方式。

4、开展督查考核。建立和完善责任落实与监督考核机制,突出目标导向,细化推进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综合协调管理机制,靠前指挥调度,保质保量完成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强化信息服务质量考核考评,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5、大力交流宣传。定期组织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现场观摩、汇报座谈、推进会等,交流经验做法,查找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法,促进镇(街道)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以创新思维推动工作开展。大力宣传信息进村入户的发展成效和典型经验,积极展示助农惠农成果,让信息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