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本级政府阶段性计划总结

人民银行宜兴市支行2017年工作总结

来源:本站    日期:2018-01-30 14:39:54    浏览次数:
索引号 014046317/2018-00478 生成日期 2018-01-30 公开日期 2018-01-3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人民银行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主题(二)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银行,政府信息,公开 分类词 金融,综合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人民银行宜兴市支行2017年工作总结

人民银行宜兴市支行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我支行围绕中支下达的重点创新工作任务,扎实履行基层央行职责,努力提升内部管理成效,在为宜兴更好更快发展夯实金融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上支撑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

一、对接产业强市,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撑

一是组织召开行长联席会、信贷工作会议、金融工作座谈会等,做好货币政策的宣传、解释和贯彻工作。围绕宜兴市“又好又快”发展及制造业三年提升目标,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各银行加大对制造业投资项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集约发展等的投入力度。二是配合政府出台了《2017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办法》,并联合金融办对全市银行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考核,跟踪分析银行投向增减结构,促进银行突出支持实体经济,实现了信贷总量的较好增长。三是召开政银企合作座谈会,积极促成我市26家银行与195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新增贷款157.78亿元。四是引导各银行通过完善定价机制、取消不合理收费、提高企业授信资金使用率、增加办理信用贷款及票据质押贷款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五是引导银行机构创新融资举措,有效应对规模不足问题。

二、聚焦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小微领域融资扶持

一是创新开展支农再贷款品牌化建设。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全年向辖内银行业法人机构发放支农再贷款8.6亿元,目前我市支农再贷款余额已达9.6亿元,创历史新高。在再贷款管理、使用方面,加强对法人机构及农村中小微企业的对接指导,提升了助农实效。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配合无锡中支、政府相关部门、辖内法人机构签订了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揽子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积极推进“两权”抵押融资工作,一方面与市、镇两级政府深入沟通,协调“两权”确权和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另一方面,鼓励涉农银行加快自身配套信贷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创新,积极破解抵押物价值评估和处置等难题,着重盘活农民“两权”资源。截至目前,已在西渚白塔村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笔,贷款余额38万元,就加快“两权”抵押融资工作提出的建议,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我市建立了信贷风险分担机制,设立“银证保”风险担保资金池,进一步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加大了涉农机构投放力度。同时针对农民合作社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推动农业银行推出“锡微贷”、兴业银行推出“兴农贷”等产品,引导宜兴农商行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推出了“农信贷”、“惠农贷”、“阳光贷”等产品,有力助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三是积极推动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支行下发专项通知,引导各银行主动对接特色小镇融资服务需求,创新信贷产品,并将特色小镇项目纳入区域重点项目清单,享受项目准入、审批授权等方面的专项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培育特色小镇专营机构,着力探索、构建“银镇挂钩+信用建设+融资支持+政策工具引导”的服务模式。四是大力推广应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自2014年平台上线以来,累计用户注册总数299户,成交62笔,金额86.53亿元,有效拓展了我市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五是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宜兴市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实施办法》,设立了规模为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基金,有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三、加强风险防控,努力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一是强化金融风险监测排查。支行连续三年对全市企业金融风险状况进行深入排查、梳理与分析,绘制涉险企业风险分布图,根据银企面临的主要问题,向市委市政府积极建言。联合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深入企业排找风险隐患,对走访中发现的出险企业,采取上门约谈、结对约谈等措施,帮助企业堵塞规避隐性资金风险。二是配合政府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2017年配合有关部门共梳理相关线索近300条,摸排重点高危企业70余家,立案查办逃废案件61起65人,回收不良贷款790万元,推动盘活贷款5.03亿元,为重塑社会诚信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对辖内两家法人机构开展流动性监测和宏观审慎评估,确保法人机构稳健经营。完成对两家法人机构的存款保险评级及存款保险现场核查,确保保费征收准确、规范、及时。四是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考核督查,根据金融指标体系,完成金融生态自评预评工作,针对主要失分项进行重点突破,推动逐步恢复良性金融生态。

四、注重信用建设,重塑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一是全方位开展征信宣传教育。对接各镇、街道、园区政府,共召开14场“送金融知识与服务进社区”现场推进会,把征信知识普及到农村基层。面向村干部及企业家群体开展征信知识宣传,聘请了村干部讲解员227名,以此辐射带动村民及企业职工加深对信用知识的了解。二是积极推进“美丽乡村 信用宜兴”建设。试点推行农村经济主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组织涉农银行加快农户基础信息收集。此外,支行正联合市委农办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着力推动农民合作社诚实守信、规范发展。指导涉农银行创新建立了“银行+村委”征信机制,由村委会对农户的个人信用度进行摸底、划分信用等级、进行信用审核,为银行放贷提供信用参考。三是持续推动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扶持诚信青年创业致富。截至目前,宜兴市参与创建活动的涉农银行达到4家、示范户覆盖全市各乡镇,共建立农村青年信用信息档案12560户,比年初新增32户;共评定“农村青年示范户”795户,较年初新增18户,全年累计向青年信用示范户发放贷款7.64亿元,余额7.54亿元。四是在宜兴“一库一网一平台”信用体系的基础上,与多部门合作构建“企业财务信用平台”、“金融涉险企业预警系统”、“银税互动”等多个功能性更强的信用服务子平台。其中,推动宜兴农商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加入“银税互动”平台,将企业的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进一步推动企业树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价值导向。2017年以来,“银税互动”平台共惠及141家小微企业,累计贷款超过3.1亿元。

五、深化金融监管,规范辖区金融市场秩序

一是扎实开展“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工作。完成了3家银行新设分支机构加入人民银行金融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核准工作。深入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年共向上级行报告平安银行联盟基金违约风险等重大事项31起。对辖内开业一周年以上的25家银行2016年度执行人民银行政策情况开展综合评价,确定了A类银行8家、B类银行17家。开展县域农村居民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提升了金融消费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银行签订金融消费者现金业务权益保护公约、对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开展自查,督促银行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制度执行。二是深化外汇监管。全年共对590家货物贸易重点监测企业开展了非现场核查,对43家重点监测企业开展了现场核查。对中国银行宜兴支行个人外汇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做好存量权益申报工作及两家特殊目的公司补登记工作。严厉打击外汇违规行为,2017年共立案7起,结案7起,处罚金额102万元。三是维护辖区良好的支付结算秩序。全面实施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做好法人支付机构分类评级工作。深入开展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有效完成了宜兴市民卡公司无证进入商超领域的清理整顿工作。协助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大力开展平安金融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优选宜兴农商行为示范点,并组织各银行现场观摩学习。

六、强化服务意识,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风险管理,完善了准入退出机制,严格服务站“不吸存、不放贷、不集资”的政策红线,创新打造“互联网+服务站”、“服务站+益农信息社”等新型综合服务模式,促进综合服务站规范、持续、创新发展。二是着力提高地方支付服务水平。引导各银行、财务公司持续推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提高电子商业汇票应用普及率。支持并推动手机支付业务尤其是近场支付业务发展。引导宜兴农商行将金融IC卡运用到官林镇智慧菜场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民生支付便利度。三是围绕“3550”目标,在市民服务中心开设服务窗口,安排专人不分时段受理企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核准业务,努力将开户环节压缩在0.5个工作日。四是实现财关库信息联网与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顺利上线,推进了“二代”货币发行库管理系统扩大试点工作,国库及货币发行管理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五是积极开展硬币自循环试点工作,建立了硬币供应主办银行制度,全年自循环硬币2113.49万枚,有效避免了硬币供需矛盾。进一步推进人民币亮化工程和小面额人民币畅供工程建设,有序安排残损人民币回笼及小面额现金投放工作,“人民币流通满意工程”向纵深推进。六是积极贯彻无锡市委市政府“联心富民、联企强市”活动精神,配合中心支局开展“外汇服务产业强市”大走访活动;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外贸企业涉外政策宣讲会,全市共九个片区60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培训;主动对接市重点外贸企业外汇服务需求,为7家中资企业办理了11笔外债登记业务,合计签约金额14160万美元;帮助雅克科技开展外币资金池申报工作,帮助博砚电子破解境外并购瓶颈等,积极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七是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通过宜兴市政府互联网子网页实施政务信息公开,主动拓宽金融服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