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 沃野“接二连三”唱响富民歌
索引号 | 014046317/2017-05900 | 生成日期 | 2017-12-25 | 公开日期 | 2017-12-25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宜兴市人民政府·宜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农业、林业、水利 | 主题(二)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 | 其它 |
关键词 | 发展,农副产品 | 分类词 | 农业,综合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热词简析产业融合:今年以来,我市立足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效应,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农业经营主体典型示范培育,扶持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发展休闲农业和电子… |
热词简析
产业融合:今年以来,我市立足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效应,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农业经营主体典型示范培育,扶持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发展休闲农业和电子商务,进一步做长产业链,做大价值链,成功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农旅结合、农商一体、农工互补。
数据图表
热度呈现
昨天上午,步入位于太华竹制品加工产业园区的无锡博大竹木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机声隆隆,工人忙碌。竹子从流水线的这一头“吃”进去,经过多道工序,最终被压制成板材入库码放。车间负责人说,在这里,竹子的开发利用可谓是“ 吃干榨净”,小到竹纤维袜子、毛巾,大到竹制家具,新工艺的运用,让每一寸竹子都得到了充分转化。除了内销,他们还通过电子商务打通国外市场,来自海外的订单日渐增多。
占地900亩的太华竹制品加工产业园区,是全省十佳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之一。这里从毛竹种植到竹制品加工,从物流中心到研发中心,从家具家居到文化创意,无不折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三产融合魅力。近年来,诸如太华镇凭“一支翠竹”演绎三产融合的生动案例,在宜兴广袤田野不断涌现,助推我市现代农业全力迈进4.0时代。
作为苏南地区重要的农业板块,去年年底,我市成功被国家七部委列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被省农委列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为积极争做全省乃至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探索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业“接二连三”精彩纷呈。为加强各级支农惠农资源的整合利用,培育融合示范典型,我市积极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投资,对投资建设农业生产设施给予总投资30%以内的奖补等。同时,出台农业配套设施用地政策,简化审批手续,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随着《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专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有效推动了生产要素跨界配置,有机整合农业种植业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互联网+”等,从而延长产业链、拓宽增收链、提升价值链,优化农产品产地布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紧密相连,协同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也是助推我市现代农业全力迈进4.0时代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的引导,全市各地、各涉农机构积极挖掘农业内涵,促进产业融合,形成了一批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的“宜兴经验”。宜兴海晟食品有限公司在巩固农副产品加工,帮助周边农户消化板栗、竹笋等农副产品的基础上,今年还依托宜网等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网络销售300余万元。市篱笆园农庄、美栖村、江苏乾元茶业有限公司等3家今年新入围无锡市农村产业融合示范点的单位,科学探索农业经济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其中,市篱笆园农庄积极开发文化农业产品,将茶叶的制作和鉴赏等宜兴当地特色农业活动过程制成宣传栏,对游客进行讲解,既传播了绿色食品的理念,更实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徐舍镇美栖村基于与花、花灯的文化渊源,建成一片150亩美栖花田,已成功举办两届灯海艺术节,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位于太华镇的乾元茶业不仅建立采茶制茶体验区,为游客和茶文化爱好者制定专门的茶文化旅游项目,还成立了专业电子商务团队,实现全年网上销售500余万元。
产业融合的灵魂,是要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中的“红利”,最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广袤田野“接二连三”演绎神奇,让广大农民成功介入农产品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由金裕穗农业发展公司在杨巷镇实施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托管农田近6000亩,涉及3000多家农户,农户们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每亩可获得1000元的流转费。同时,金裕穗公司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让村民获得二次分红,公司在农忙时还会聘请农户进行劳作,仅今年种植一季水稻,公司就支付劳务费150多万元。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等单位,正在杨巷、丁蜀、新街等地建设物联网农业小镇项目,将通过物联网指导农户精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效降低生产和劳作成本,同时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今年以来,我市新增各类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5家,持股农户增加2万多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销售农产品近13亿元,全市村级集体经营收入近8亿元。第二三产业经营收入以及转让土地经营权收益的增加,有效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43元,同比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产业融合还加快了全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进程。目前,全市7个重点建设农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平均亩产出1万余元。今年1-10月,我市拥有“三品”农产品总数604个,总产量60.5万吨,生物农业总规模始终居于无锡市之首。此外,通过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今年以来直接或间接销售各类农副产品近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