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热”凸显务实择业观
索引号 | 014046317/2017-01298 | 生成日期 | 2017-03-29 | 公开日期 | 2017-03-2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劳动、人事、监察 | 主题(二) | 其他 | 体裁 | 其它 |
关键词 | 就业,青年 | 分类词 | 综合,劳动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社工热”凸显务实择业观 |
3月25至26日,2017年宜兴市社区事务工作站社会工作者公开招聘在市民政局接受报名。短短两天,34个公开招聘的社工岗位,吸引来的应聘者超500人,其中最抢手的岗位竞争比例达28:1。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过去是“婆婆妈妈”才热衷的社工岗位,如今为什么吸引这么多年轻人呢?
“一方面,社工岗位的保障日渐健全,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如今的年轻人择业观更为务实,走向基层一线的观念已逐步普及。”市民政局负责社工招聘的工作人员介绍,从2015年起,我市开始尝试统一公开招聘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3年的招聘实践中,这一岗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今年统一招考的34个社会工作者岗位共吸引了527名应聘者,其中27个面向社会的岗位共吸引465名应聘者。更为可喜的是,应聘者不仅有数量,更有质量,其学历水平、社会经历等方面的平均水准都呈逐年提升趋势。在今年的报考者中,研究生有3人,本科学历以上的比例达80%。
年轻人“扎堆”报考社工岗位,是不是一时冲动?事实上,他们对于自己选择的工作岗位有着清晰的了解与认识。3月26日,家住周铁镇的小许,前往市民政局报考丁蜀镇的社工岗位。毕业于2016年的研究生小许,此前在某企业担任文案策划。“我的本科与硕士都是养老专业,而养老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社会老龄化问题不断显现,我相信自己的所学能在基层获得广阔的职场未来。应聘社工并不是我的无奈之举,而是一直都有着这样的打算,为此2014年我还专门考了助理社工师。”小许说。市民政局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介绍,前来应聘的不少年轻人有备而来。在今年527名报名应聘者中,23人已获得助理社工师资格,还有1人已经达中级社工师职称。
日渐兴起的社工报考热潮中,应聘者学历层次与其对基层工作岗位的客观认识,透露出一个可喜的信号:以基层一线为职场舞台,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自觉选择。事实上,除了社工招聘,大学生村官招聘也呈同样趋势。
2002年以来,我市已经先后吸引了200多名大学生村官扎根广袤农田,成为基层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一位长期从事招聘工作人员也表示,近年来,到“基层一线去”的就业观正逐步普及。下基层,这既是破解就业难的有效渠道,也是基层一线发展的现实需求。事实证明,基层是年轻人快速成长的沃土。社工热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除瞄准社工、村官等相对稳定的基层岗位外,“年轻人下基层”的视线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特别要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走进经济领域的基层一线。这既需要各部门、学校加大引导的力度,也需要全社会为年轻人在基层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呵护”,帮助他们成功扎根,从而形成年轻人主动下基层的良性循环,真正让他们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