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046317/2017-00917 | 生成日期 | 2017-03-10 | 公开日期 | 2017-03-10 |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市环科园(新街街道)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科技、教育 | 主题(二) | 科技 | 体裁 | 其它 | |
关键词 | 政府信息,公开,科学,科研 | 分类词 | 综合,科技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3月10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戴俊彪研究员率领的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重要论文《Engineering the ribosomal DNA in a megabase synthetic chromosome》,向全世界发布了该团队——同时也是由美国、中国、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共同参与的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简称… |
3月10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戴俊彪研究员率领的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重要论文《Engineering the ribosomal DNA in a megabase synthetic chromosome》,向全世界发布了该团队——同时也是由美国、中国、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共同参与的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简称“Sc2.0”)重要成果:世界上最长的真核线性染色体——长达976,067个碱基的酵母十二号染色体的设计与合成。该工作是合成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真核生物人工合成的重大突破,受到了国际上各个媒体的报道。
无锡青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林继伟为论文作者之一,在本项目中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基因合成技术,完成了十二号染色体上所有DNA的合成。克服了超长片度以及高难度片度的合成,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无锡青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参与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的唯一中国企业,标志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青兰生物从此进入国际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最前沿。
此外,《Science》同期还刊登了戴俊彪团队参与的由华大基因和英国爱丁堡大学主导完成的二号染色体、美国纽约大学主导完成的六号染色体、天津大学主导完成的五号染色体以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主导完成的合成染色体3D结构等系列文章。
青兰生物作为一个新型高科技创新企业,2012年成立于人杰地灵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戴俊彪研究员也是青兰生物的联合创始人和科技委员会成员。在参与国际合成酵母基因组,以及未来超大基因组合成计划的合作过程中,青兰生物获得了来自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宜兴市“陶都英才”工程和江苏省“双创计划”的支持,使得青兰生物能从孵化中脱茧而出,服务我国合成生物产业。(转载自“青兰生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