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046317/2017-00404 | 生成日期 | 2017-01-26 | 公开日期 | 2017-01-26 |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市环保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面向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主题(二) | 其他 | 体裁 | 其他 | |
关键词 | 预算,决算,公开 | 分类词 | 财政,综合 | |||
文件下载 | 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17年度部门预算公开内容 |
2017年度部门预算公开内容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为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组织编制全市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审核专项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开展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负责环境污染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统筹协调全市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工作;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环境保护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承担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等。
二、2017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和艰难的发展压力,市环保部门将始终坚持以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以截污、控源、修复为手段,充分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推进的职能作用,主动转变发展观念,积极改进服务方式,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以改进服务为保障,力促经济持续增长。立足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认真履行环保职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工作协调,密切与各部门、板块的沟通联络,积极研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问题,以改革促增长,以服务促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园区规划环评工作。规划环评是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环保部已明确提出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区域环评审批联动机制,未开展规划环评或跟踪环评的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不得审批项目环评。二是着力化解固危废处置压力。随着经济加速发展,全市固危废的产生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处置能力不足,处置方式单一,已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障碍。因此而出现的固危废非法转移、倾倒的案件逐年攀升,不仅影响环境安全,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建管并举、源头控制”的发展思维,加强与相关板块的联动,完善全市固危废处置利用机制,积极拓展固危废处置的出路,加强固危废处置的能力建设,努力解决产废企业的出路问题,为经济发展做好支撑。三是积极开展排污许可证管理和排污权交易工作。由于环境总量空间的限制,建设单位新、改、扩建项目时,排污总量成为刚性约束,排污权成为稀缺资源。我们将立足发展全局、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控制、盘活全市环境容量指标,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许可证管理,整合已经淘汰关闭和进行节能减排企业的总量资源,向工艺装备先进、创造社会价值高的项目倾斜,并通过排污权交易,为新型产业排污获取合法身份,为全市经济发展腾出更大的总量空间。四是促进提升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在环保政策日趋紧缩的背景下,工业园区将成为新型产业竞争发展的主阵地,园区自身的环境承载力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将认真对照产业政策,进一步摸清各园区的环境底数,积极协助各板块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协调解决好园区安全防护距离、污水管网建设、污泥处理和有机废气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和质量,以有效的环境承载力来缓解经济转型压力。五是梳理完善招商引资的行业准入清单。根据我市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规模大小不同、分布地域不同、功能结构不同的实际,我们将从环境政策层面,加强与各版块的工作联络与指导,主动实施对接服务,对园区的容量空间和准入政策进行准确定位,梳理出一批符合招商条件的新型行业清单,积极帮助属地政府实施精准招商,不断提升建设项目审批通过率,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二)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引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要求,围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核心目标,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协调组织各板块、各部门多方发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大力实施以“控源、截污、修复”为主体的环境综合整治,为发展赢得空间,创造机遇。一是大力实施控源工程。按照“调高调优调轻调绿”思路,紧紧围绕治污减排,系统整治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积极推动“一企一策”的工业点源治理,狠抓“五小”企业综合治理,积极推进VOCs泄露检测与修复工作。以企业循环化、清洁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化工、印染等传统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全面推进化工园区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加强火电等重点企业烟气治理改造,鼓励和引导其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实施提标改造。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养殖行业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行业规范化生产。二是认真落实截污措施。按照国、省考水质断面达标要求,有序实施31条入湖河道综合治理,完善“一河一策”方案,狠抓11条重点河道整治,重点围绕漕桥河、殷村港等流域,深入实施以河道清淤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围绕“应纳尽纳”目标,大力推进城镇污水纳管工程及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进一步提高尾水水质标准,压降出水污染物的浓度;以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为重点行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行动,提升企业在生产、储运、使用全过程上的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处置能力。三是扎实开展生态修复。以生态建设为引领,协调相关部门和板块,加快生态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进程,突出抓好太湖、滆湖、三氿五荡及饮用水源地等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水环境的自净能力。逐步开展土壤修复,对建设用地实施准入管理,对农用地实施分类管理,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确保建设用地不发生人居环境风险。
(三)以规范执法为目标,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以依法行政为统领,不遗余力地加强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为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提供有力保障。一是牢固确立服务发展的思想观念。在牢固确立生态发展、绿色发展新理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积极应对,主动对接,着力化解各种突出问题对当前发展的制约,努力缓解当前项目招引难、落户难、生产难的矛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赢得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二是努力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监测点位和频次管理,着力提升环境质量监测的水平,特别是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研判,为市委、市政府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境质量决策提供全面、翔实、科学的依据,。三是不断增强规范执法能力。加强现场执法的规范化建设,探索刚性执法和服务企业的柔性结合。在执法中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强化环保法治意识,帮助企业提高治污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寓执法于服务之中。通过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倒逼企业实施落后产能转型,形成自觉守法、转型发展的社会氛围。四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与各板块、部门的密切配合,切实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着力解决上级通报、群众举报、工业园区遗留问题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问题,解决难点,消除隐患,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强环境执法后督查,督促企业加快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对被上级通报、交办并已完成整改的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实施“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
(四)以促进发展为己任,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在中央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下,我省积极调整发展方向,转换发展模式。11月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的化工企业退出机制,要求把太湖一级保护区建设无化生态区。同时,省委、省政府即将联合出台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把我市列为生态保护引领区,要求我市大幅削减化工、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产能,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对照上级的标准要求,我们将紧紧立足部门工作职能,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联动,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调节与杠杆作用,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削减化工、印染行业的企业数量和产能,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和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无化区达标活动,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腾出位置、空间和排污总量,培育、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骨干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化工园区作为化工产业发展的稀缺资源,要进一步提高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水平,逐步退出产出少、污染大的企业,腾笼换鸟,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发挥我市的区域优势和自然秉赋优势,调整三产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坚持环境优先,扬长避短建设新的发展亮点。
三、部门机构设置和所属单位情况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宜兴市环境监察局、宜兴市环境监测站
四、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及测算分析情况
人员工资:按人社局核准的标准和财政统发工资数字测算; 公用费用按预算编制定额测算;项目经费根据单位职责要求和业务需求编制。
第二部分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度部门预算表
第三部分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总体收支预算情况。根据宜兴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度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宜财编审〔2017〕1号)填列。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度收入、支出预算总计 8197.9 万元,与上年相比收、支预算总计各增加 1061.4 万元,增长 14.87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自然增长及新增项目资金。其中:
(一)收入预算总计 4098.95 万元。包括:
1.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总计 4028.95 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 4028.95 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 530.67 万元,增长 15.17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自然增长及新增项目资金。
2.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预算总计 70 万元。与上年持平。
(二)支出预算总计 4098.95 万元。包括:
1.节能环保(类)支出 4098.95 万元,主要用于环境保护管理实务、行政运行、环境保护宣传、其他环境监测与监察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 530.68 万元,增长 14.87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自然增长及新增项目资金。
此外,基本支出预算数为 2514.25 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 268.97 万元,增长 11.98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自然增长。
项目支出预算数为 1584.70 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 261.70 万元,增长 19.78 %。主要原因是新增项目资金的支出。
二、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总体收入预算情况。填列数与《宜兴市环境保护局部门收支预算总表》收入数一致。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本年收入预算合计 4098.95 万元,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028.95 万元,占 98.29 %;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 70 万元,占 1.71 %;
三、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总体支出预算情况。安排数与《宜兴市环境保护局部门收支预算总表》支出数一致。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本年支出预算合计 4098.95 万元,其中:
基本支出 2514.25 万元,占 61.34 %;
项目支出 1584.7 万元,占 38.66 %;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财政拨款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入数、支出安排数与《宜兴市环境保护局部门收支预算总表》的财政拨款数对应一致。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 8057.9 万元。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 1061.34 万元,增长 15.17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自然增长及新增项目资金。
五、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情况。财政拨款支出安排数与《宜兴市环境保护局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的财政拨款数一致,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功能分类“项”级细化列示。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财政拨款预算支出 4028.95 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 98.29 %。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 530.67 万元,增长 15.17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自然增长及新增项目资金。
其中:
节能环保(类)
1.环境保护管理事务(款)行政运行(项)支出2112.72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304.77万元,增长16.86%。主要原因是资金安排来源科目差异。
2.环境保护管理事务(款)环境保护宣传(项)支出160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5万元,增加3.23%。主要原因是新增微网站运行经费。
3.环境监测与监察(款)其他环境与监察(项)支出1756.2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220.90万元,增加14.39%。主要原因是资金安排来源科目差异。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经济分类“款”级细化列示。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 2514.25 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 2289.05 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二)公用经费 225.20 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
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功能分类“项”级细化列示。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 4028.95 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 530.67 万元,增长 15.17 %。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的自然增长及新增项目资金。
八、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数与《宜兴市环境保护局部门收支预算总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数一致,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功能分类“项”级细化列示。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支出无。上年无支出。
九、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经济分类“款”级细化列示。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 2514.25 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 2289.05 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二)公用经费 225.20 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
十、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预算安排情况。财政拨款支出安排数与《宜兴市环境保护局部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的“商品和服务支出”支出数一致,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经济分类“款”级细化列示。
2017年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 225.20 万元,比2016年减少 2.4 万元,降低 1.05 %。主要原因是本着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勤俭节约的原则,本年度办公经费预算比上一年度有了相对缩减。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预算表情况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情况。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支出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 78 万元,占“三公”经费的 72.20 %;公务接待费支出 9.5 万元,占“三公”经费的 27.8 %。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预算支出无,与去年一致。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支出 78 万元。其中:
(1)公务用车购置预算支出 无 。
(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支出 78 万元,本年数小于上年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公车改革,车辆减少导致公车运行维护费减少。
3.公务接待费预算支出 9.5 万元,本年数小于上年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着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勤俭节约的原则,本年度公务接待费预算比上一年度有了相对缩减。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会议费预算支出 16 万元,本年数大于上年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新增263专项办公室,会议数量增加。
宜兴市环境保护局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培训费预算支出 46.7 万元,本年数大于上年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为两年一度的环保专题教育培训年。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指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财政拨款数。
二、一般公共预算:包括公共财政拨款(补助)资金、专项收入。
三、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包括专户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是教育收费)、其他非税收入。
五、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定额)。其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六、项目支出:包括编入部门预算的单位发展项目、市发展项目支出安排数等。
七、“三公”经费:指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八、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在财政部有明确规定前,“机关运行经费”暂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