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构建企业诚信信息体系
索引号 | 014046317/2016-04295 | 生成日期 | 2016-11-18 | 公开日期 | 2016-11-1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文秘工作 | 主题(二) | 综合政务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经济管理,金融 | 分类词 | 信用体系,信用,企业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我市构建企业诚信信息体系 |
“一库一网一平台”指的是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以“宜兴诚信网”为窗口、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用“三位一体”的系统架构,为不同权限等级的用户提供相应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一库一网一平台”作为我市信用建设工作的核心,该系统在部门信息共享、企业信息公示、社会诚信宣传、信用产品开发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大数据”的支撑作用。基于“一库一网一平台”,宜兴市企业财务信用平台、宜兴市金融涉险企业预警系统等一系列功能性更强的信用服务子平台应运而生。
前不久,太华镇一家企业凭借良好的信誉顺利申请到了由市经信委出具的《企业信用信息核查意见表》。正是有了这张官方认定的“核查表”,该公司成功接到了一份来自香港的订单。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这份证明,这次与香港公司的合作不一定能成功,‘信用信息系统’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该企业负责人所说的“证明”,就是我市经信部门基于“一库一网一平台”信用信息系统的大量信息,给企业出具的诚信证明——《企业信用信息核查意见表》。近年来,为了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我市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制定了《宜兴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办法》和《宜兴市企业信用管理实施办法》,并于去年12月17日正式颁布。
在用相关制度规范企业行为的同时,我市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为判断企业是否诚信提供依据。去年9月,“一库一网一平台”信用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具体来讲,“一库一网一平台”指的是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以“宜兴诚信网”为窗口、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用“三位一体”的系统架构,为不同权限等级的用户提供相应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在“宜兴诚信网”上直接搜索查阅我市企业的基本信用信息,政府部门和银行能够根据各自的后台权限从平台了解掌握企业详细信息,企业可以向市信用办申请获得涵盖企业全部信息的信用核查意见表。作为我市信用建设工作的核心,该系统在部门信息共享、企业信息公示、社会诚信宣传、信用产品开发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大数据”的支撑作用。目前,“宜兴诚信网”信用信息查询次数已达7000余次,出具《信用信息核查意见表》14份。为确保“一库”的数据量足够庞大,市经信委联合各个信息提供部门,进行“点对点”的数据沟通对接,并调动广大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截至目前,“一库”总共征集来自29个市级部门、24个商业银行以及省信用办、无锡市信用办的企业信用信息45万多条,涵盖全市74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包含它们从2012年至今的基本信息、行政许可、处罚奖励、信贷担保等多方面内容,基本形成了月度更新的常态,为我市信用建设工作夯实了数据基石。
基于“一库一网一平台”,一系列功能性更强的信用服务子平台应运而生。去年,市经信委会同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建立了宜兴市企业财务信用平台,并在周铁镇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广。该平台可以根据企业财务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一方面规范企业财会人员行为,另一方面监控企业财务明细,及时预警、提示企业财务风险,督促企业进行防范、整改。此外,还与市政法委、公安局等部门合作研发了宜兴市金融涉险企业预警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完成框架建设,开始数据导入。该系统建成后,将强化对涉险企业的事前体检、事中干预、事后处置等环节,从源头扼杀企业逃废债务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