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肉价节节攀近期有望回落
索引号 | 014046317/2016-01150 | 生成日期 | 2016-04-19 | 公开日期 | 2016-04-1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工商 | 主题(二)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经济管理,行政事务 | 分类词 | 物价,价格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菜肉价节节攀近期有望回落 |
从春节至今,受天气、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菜肉价格节节攀升,成为市民微信朋友圈中出勤率最高的段子。据悉,久居高位的菜肉价格近期将有望回落。
菜肉价格蹭蹭涨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国鲜菜和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35.8%与28.4%。与全国的猪肉价格一样,我市肉价也遭遇“牛市”。4月16日,记者走访了城区锦绣菜场、太滆菜场、西木菜场、大统华等多家菜场和超市,发现猪瘦肉售价36元/公斤至40元/公斤,猪排骨48元/公斤至60元/公斤,猪蹄30元/公斤至42元/公斤。
“这块排骨不错,一斤24元,比早晨开市的时候便宜点。”当天上午9点多,太滆菜场一猪肉摊贩正热情地向过往市民推销。他告诉记者,最近两三个月,猪肉批发价一直上涨,零售价也只好跟着一路“蹭蹭蹭”,只有临近中午时才会搞促销。对于节节攀升的菜价,一旁的王姓菜贩感叹道:“今年菜价贵,像空心菜、茄子最贵时都要卖到十多元一斤,一盘菜抵得上一斤肉呢。”
供不应求是主因
针对目前行情,市物价、农林等相关部门人士分析认为,我市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猪肉供给量要依靠外地输入,而生猪养殖行业历经了长达3年的低迷行情,一些中小型养猪场倒闭,造成河南、江西等生猪产地猪源紧张,外地猪输入量有所减少。同时,随着我市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工作的进行,一批规模小的、排污不达标的生猪养殖场被关闭,本地生猪供应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至于菜价的上涨,主因是天气影响。春节前,全国范围内遭遇了罕见的超低温寒潮天气,南、北方蔬菜分别不同程度减产,而春节期间蔬菜需求量又大幅提升,菜价自然“水涨船高”。进入春季后,“倒春寒”时有来袭,雨水天气较多,各地蔬菜供应仍然紧俏。
稳中有降是趋势
在一片“涨”声中,百姓最关注的自然是价格何时能降?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猪肉价格的高位运行将维持一段时间。但也有利好消息,以占生猪饲料原料成分50%至60%的玉米为例,现价为1820元/吨至1960元/吨,较两个月前降了200多元/吨。再加上养猪户补栏量提高,随着生猪出栏的逐步增加,猪价将逐步趋稳,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同时,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蔬菜进入大量上市的季节,市场上货源量充足,价格将全线回落。市物价部门最新一期的监测数据显示:去骨后腿肉的每公斤零售均价为33.7元,较上期上涨0.45%,精瘦肉和肋条肉的每公斤零售均价为29.7元,与上期持平。而重点监测的32种蔬菜每公斤市场零售均价为9.76元,较上期下跌16.83%,呈3涨25跌4平态势。其中茄子、蒜苗和韭菜的价格跌幅较大,分别达52.56%、33.97%和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