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质量信息
二季度消费市场举报申(投)诉数据出炉
来源:中国宜兴
日期:2015-07-31 10:23:06
浏览次数:561
索引号 | 014046317/2015-01283 | 生成日期 | 2015-07-31 | 公开日期 | 2015-07-31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工商 | 主题(二)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计划,市场监督、安全生产监管 | 分类词 | 统计,市场秩序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二季度消费市场举报申(投)诉数据出炉 |
7月30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二季度全市消费市场举报申(投)诉数据统计情况:各类申(投)诉举报平台共受理申(投)诉、举报724起,其中举报173 起,已处理162 起,罚没金额20.04 万元;申(投)诉551起,已处理545起,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5.64 万元,欺诈消费者加倍赔偿0.82 万元。
从统计情况来看,各类申(投)诉的集中领域为商品和服务两大类。其中,商品类申(投)诉占比达七成左右,受理总数为399起。通讯产品、家用电器、食品保健、服装鞋帽、交通工具等高居商品类申(投)诉榜单前五位。服务类申(投)诉的“前三甲”分别为美容美发洗浴、通讯及网络服务、修理维护服务。从各类申(投)诉受理的分布区域看,主要集中在城区,仅城中和城北两处受理投诉量就占到总量的57.1%。群众举报反映情况主要为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或名称及地址不符、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虚假宣传及虚假广告、掺杂使假等。
从市民申(投)诉以及举报的热点动向来看,通讯产品依然占据首位,受理总数达62起。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为手机质量缺陷;“三包”期内发现性能性故障,经销商和维修单位相互推诿;售后服务不规范,不出具检测报告单;维修期间不提供备用手机等。食品保健品类申(投)诉、举报案件总量有所上升,达50多起,位列第二,主要问题在于食品保健品过期、变质;虚假、夸大宣传;进口食品、保健品无中文标示;无营业执照、超范围经营等。电信服务类申(投)诉、举报案件位列第三,主要问题为各类消费套餐繁多且规则不明,收费不透明,垃圾短信多;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擅开增值功能,增加收费;协议到期后不通知消费者,造成消费者多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