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5年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 014046317/2015-00511 | 生成日期 | 2015-04-07 | 公开日期 | 2015-04-07 |
文件编号 | 锡信用办〔2015〕4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主题(二)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体裁 | 通告 |
关键词 | 经济管理,综合 | 分类词 | 经济,管理 | ||
文件下载 | 下载 | ||||
内容概况 | 关于印发《2015年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
锡信用办〔2015〕4号
关于印发《2015年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经信委(局),各成员单位,市信用中心:
为更好地全力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4-2016年行动计划》、《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相关要求,现将《2015年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工作意见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3日
2015年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
2015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第一年;是全面推进完成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有效衔接“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关键年。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将紧紧围绕“诚信无锡”建设总体要求,全面系统深入地完善综合运行机制,努力开创无锡信用体系建设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扎实推进、稳健求新”为工作总体方向,以“五坚持”、“四突破”为具体目标,以主动作为的姿态,以务实创新的方法,寻求新的工作亮点与有效载体,确保“诚信无锡”建设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的工作态势。
二、工作目标
1.培育信用管理贯标企业200家,培育市级示范创建企业20家,培育省级示范创建企业2-3家。
2、《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条例》正式出台。
3、制定《无锡市信用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无锡市企业信用报告使用规范》、《无锡市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标准》等3-5个规范性文件。
4、在专项资金扶持、转贷资金申请等方面,继续推进企业基准评价报告的应用。
5、在工程建设领域各方主体、物业服务企业、汽车维修企业、执业医师、职业导游等八个特殊性职业人群中建立职业档案。
6、逐步完善工业企业质量、食品药品生产单位、重点流通领域、进出口企业等六大领域信用分类评级管理。
7、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全力推动第三方信用报告的应用,年内实现30%以上递增目标。
8、推动在更多领域建立健全“黑名单”曝光制度,集中性公布“黑名单”一年不少于两次。
9、全面推进全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指标目录项入录率不低于80%。
10、集中开展“诚信宣传周”活动。
三、工作方向
2015年,重点要抓好“五坚持”、“四突破”,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发展。
“五坚持”:一要坚持更好地注重资源整合,完善无锡市公共信用综合服务平台。从政务信息公开、行政权力阳光运行等方面入手,推进信用信息共享,积极争取多部门实现信息实时共享。重点建设全市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平台,同步研究制定有关个人信用信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管理办法。二要坚持更好地用建互动,拓展应用范围。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全面拓展信用信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集中精力要在工商、质监、人社、安全生产、食监局、卫生局等部门推动;要在公共资源配置、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等领域,大力推广第三方信用报告的应用,特别是力求在中小微企业信用信贷推进中推动第三方信用报告的广泛使用。三要坚持更好地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工作有章可循。以信用立法工作为契机,更好地为信用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体系。同时,抓好《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4-2020)》、《无锡市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与落实,更好地规范引领全市信用建设方向,明确各阶段建设推进的重点与要求。四要坚持更好地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探索形成无锡特色。要在医药卫生、教育科研、社会保障、中介服务等行业领域推进特色信用体系建设,确定先行先试的领域,确定推进的方式与步骤,从可探索的角度,寻找创新与突破的载体,有质量地形成一批无锡特色。五要坚持更好地加强协同机制建设,促进信息归集质量的提高。要进一步优化部门单位信用信息联络机制,使联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包括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信息报送、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形成信息归集和数据质量的定期分析、通报机制。
“四突破”:一是要推进无锡市公共信用服务大厅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硬件设备,实现社会信用服务事项业务办理物理集中地,更好地发挥信用信息作用,为公众提供服务。二是要组织启动全市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招投标工作、部门数据对接工作、诚信教育纳入公务员年度培训工作、公务员及特殊领域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制定工作等同步研究、实施,确保年内工作有全新起色。三是要研究无锡市区域信用指数发布工作。联合相关重点院校、第三方服务机构、法制办及相关部门等,研究制定地区信用指数的指标结构与体系,通过信用环境指数、业绩成长指数、金融信贷指数、公平竞争指数、商品质量指数等来显示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状况等,更好地服务政府决策、部门监管、行业指导。四是要固化“诚信宣传周”日期,扩大活动影响。要克服与改变“重建设,轻宣传;重收集,轻公开”的工作旧常态,充分搭建与营造有一定影响力的无锡信用宣传新常态,充分发挥信息传播手段的助推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特别要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和信用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知晓率与参与率,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四、重点任务
一是推动信用规划的落地。要根据出台的规划,有步骤、有要求地组织推进。出台《2015年无锡市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工》与《2015年无锡市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成员单位工作考核细则》,确保工作有目标、有实施、有效果。
二是推动市(县)区信用信息共享建设的落地。实现市公共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市(县)区的功能,力求信用信息联动监管实现全面覆盖,形成有效互动的工作格局。发挥“信用南长”示范创建作用,争取2-3个市(县)区能创新形成具有自我特点的信用推进工作局面。
三是推动信用示范应用项目的落地。制定“无锡市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有限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编制发布相关申报指南,有侧重地支持信用产品应用、特殊领域职业信用档案建立等。
四是中小微企业信用综合评级的落地。学习借鉴中关村及台湾“信宝基金”运行的特点,研究制定为政府、银行、信用服务机构、企业等认同的“无锡市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同步研究开发评价软件,争取在一定领域内先行使用。
五是信用修复制度的落地。研究制定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申请信用修复的条件、程序、管理等制度,在实施联动惩戒的同时,给予更多提高信用认知、注重信用积累、改善信用环境的机会。
六是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的落地。软硬件建设与数据录入和制度建设同步考虑。重点根据指标目录项的内容,充分协调各相关成员单位,按照时间进度要求,组织纳入相关信用信息。同时,研究制定在某些特殊领域应用的相关管理办法,确保年内个人信用数据入库率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