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宜兴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来源:中国宜兴    日期:2014-01-09 09:08:27    浏览次数:112798952
索引号 014046317/2014-00054 生成日期 2014-01-09 公开日期 2014-01-09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中国宜兴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主题(二)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经济管理,文秘工作 分类词 报告,经济,管理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宜兴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1月8日,受市政府委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迎春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就全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作了书面报告。

报告回顾总结了我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3年虽然由于宏观偏紧、微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导致部分经济指标低于年初预期,但全市经济发展总体上仍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基本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报告还介绍了2013年我市的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投资结构、消费需求、开放水平、政府实事工程、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2013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如部分指标在区域内的排名有所下降;在建在手重大项目较往年明显减少;企业面临成本上升、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效益不景气;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不断攀升;财税增收乏力与民生保障刚性支出增多矛盾突出;城市功能和城市化水平仍待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对此,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在今后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着力破解。

报告说,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要突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主旋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有为总基调,确保宜兴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高于无锡市平均水平、高于周边地区同期水平,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201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力争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其中工业后劲投入增长16%左右;农业总产值和多种经营产值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左右;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1%左右,流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2%左右;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达到上级要求;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到位注册外资达到上级要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左右;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达到上级要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范围内。

2014年我市还将继续抓好事关全局、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初步安排12件实事项目,具体为:

1、就业创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实现就业2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9500人,转移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农村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3.2%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年末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1%。实施陶都女性讲坛工程。

2、社会福利。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从120元/月提高至138元/月),发放人群增加1万人,财政支出增加6535万元。实施慈善救助工程。建成运行6个镇级残疾人安养院及6个镇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

3、老幼服务。实施“小桔灯”儿童课外守护项目。建设市老年康复护理中心2幢5层楼房,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新增护理型床位347张。建设新街敬老院。宜城街道建设规模达20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配餐中心。

4、放心消费。确保全市40家平价商店以低于市场价15%的价格进行销售。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形成质量安全追溯链条。鼓励商贸流通城乡一体化,今年建成镇区1000平方米以上超市2家,中心村300平方米以上超市5家,连锁农资配送点5家。

5、环境提升。制定民生环保三年专项整治方案,围绕噪音、废气、污水等方面进行整治。继续老城区改造,紫竹苑东区、青云菜场住宅楼、迎宾新村、民主新村进行地面改造。续建春莱花园、新建春雁花园等拆迁安置房。老小区天然气入户改造8000户。年内建成梅园、金三角客运站等3座加气站。完成城区河道清淤20万方以及河道的截留、调水、生态修复工程。农村河道清淤789条802公里1105万方。

6、安全饮水。制定安全饮水长期保供方案(包括分质供水方案),建设供水管线80公里以上。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部门联动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实行油车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制度,严格实行污染源治理和水源地管理。

7、安居工程。实施桃溪人家建设工程,一期建设592套,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

8、方便出行。合理优化城市、城乡公交复线路段的线网布局,新建公交候车亭80只;新增公交型燃气车15辆,更新30辆。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建设。

9、信息化工程。实施居民健康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工程。实施宜兴市社区信息化平台工程。实施市民卡工程,加快推进银医通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市民卡医院自助挂号,并利用市民卡金融支付功能,实现门诊“一次预存,统一结算”的服务能力。实施“无线宜兴”无线城市惠民工程,在全市建设2000个wifi覆盖热点。实施宜兴移动TD—LTE 4G建设(一期)工程。

10、学校建设。实施宜兴实验小学城东分校建设工程,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20730平方米,规模达到小学部6轨36班,幼儿园4轨12班。实施校舍改造工程。实施和桥中学迁建工程。

11、文化体育。实施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大剧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的装潢、开馆、运营。实施“幸福宜兴、文化民生”文化区域互动工程。实施村级文化建设工程,94个村达村级文化标准化提升工程要求;建成五星级农家书屋20家。完成农村网络双向用户改造21万户,完成城区及6个中心镇镇区双向网络化改造9.2万户。实施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程,拆除旧体育馆,建成地面三层、局部五层的全民健身中心。

12、平安建设。续建技防城二期:提高“三中心”合一的应用水平,推进技防镇(园区、街道)升级改造、社会面监控资源整合应用、技防入户工程、技防小区(村)建设、“3·20”工程可持续建设、“二车一台”监控系统建设及停车场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工程。

为确保完成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强化引导激励,确保年度目标不折不扣完成;立足产业兴市,进一步促进转型升级;继续扩大内需,进一步增强增长动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民生改善,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增强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