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渚镇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索引号 | 014046317/2013-03283 | 生成日期 | 2013-10-22 | 公开日期 | 2013-10-22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财政 | 主题(二) | 财政、金融、审计 | 体裁 | 公告 |
关键词 | 财政 | 分类词 | 预算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2012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镇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工作目标,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税工作任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
2012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镇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工作目标,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税工作任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12年镇财政总收入完成1830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长2.8%。具体情况如下:
1、财政体制结算收入403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0.66%,其中:人员经费补助2480万元,转移支付21.53万元,教育附加费收入481万元,各项税收分成收入1050.47万元。
2、综合规费收入18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5.71%。
3、集体资产经营收入、土地年租金等42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27.27%。
4、土地出让净收益3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2.6%。
5、行政事业性收费3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0%。
6、社会公益事业收入34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3.2%。
7、上级补助收入26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60%。
8、其他收入197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2%。
此外,上解上级增值税14714万元,其他工商各税15531万元,综合规费438万元。
2012年镇财政总支出1830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长2.8%。具体支出项目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52%,其中机关人员及日常经费2915万元(主要指各部门在职人员工资1815万元,退休人员工资和生活补贴658万元);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2111 万元(主要用于原市属企业人员社保和生活补助1051万元,原镇属企业改制人员补贴356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15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6%,主要是公安人员、联防队员工资1022万元,办公办案经费及专项经费311万元,工程建设及设备购置款32万元等;司法支出60万元;综治支出84万元。
3、教育支出20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主要是教师绩效工资995万元,代课教师经费53万元,教师住房补贴48万元,公用经费、慰问费、奖励款126万元,学校工程款和维修款858万元等。
4、科技文化体育支出3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86%。
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7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28 %,主要是转业军人安置费、残疾基金、城镇和农村低保379万元,社区和敬老院等206万元,农村社会救济131万元等。
6、医疗卫生支出10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6.25%,主要是血防经费20万元、农村医保配套经费420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出650万元等。
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3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9%,其中集镇建设及道路工程款、新农村建设4827万元,城管、环卫经费571万元等。
8、农林水事务支出178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8.8%,其中阳羡茶产业园、防汛及水利工程款1098万元,农民养老金607万元,经济林奖励及无公害产品补助款等20万元、引横入宜补助57万元。
9、其他支出33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6.5%。
2012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财政部门克服困难、振奋精神,千方百计抓增收,全力以赴促发展,突出重点保民生,创新思维强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财政整体运行情况稳健、有序。围绕年初工作目标,财政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征收挖潜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我们牢固确立目标、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做好组织收入各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收入目标考核机制。按照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本镇实际,将收入目标任务及时落实到国地税部门,确立“早”字当头、争先进位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建立完善财税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地税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数据交流、情况通报的工作机制,强化对收入的动态分析,排查税源,有效掌控本地税源。
(二)合理统筹调度,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我们牢固确立“公共财政”的理念,将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转型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把资金更多地用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地方。一是保障社会保障提标。安排社保支出1026万元,比上年增长15.26%,提高农村、城镇老年居民基础养老补贴标准,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物价补贴制度。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投入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事业资金2592亿元,同比增长8.3%,财政公共性进一步凸显。三是支持政府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通过融资等形式,低成本筹措建设资金,有力保障了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
(三)着力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围绕科学化、精细化,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审批程序控制,提升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水平;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完善部门和单位财政补助方案,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非税收支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调动组织非税收入积极性;健全财政资金运行内控制度,构建事前审核、事中监督、事后审计的财政监督检查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四)加大民生投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我们坚持“多予,少取”的方针,着力改善民生。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投入结构不断优化,惠农政策取得实效。一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等多个涉农补贴项目资金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打卡发放到农户,总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2095余万元,受益对象1360户。二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支农资金2053万元,增长11.5%,为我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向上争取三星级康居乡村资金952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90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